“00后”,靠谱吗?

身穿国际奢侈品牌经典logo的短款上衣配上黑色高腰裤,满脸的胶原蛋白——或许会有人给王瑞雪贴上这样的标签——“象牙塔里的公主”、“富二代”、“00后”。

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孩是山东济南一家网红餐厅的创始人,从国外留学十多年后回到了出生地济南,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餐饮行业重在细节,所以极其耗费精力,我每天都来餐厅,早出晚归是常态,因为热爱,所以不辞辛劳。”近日,王瑞雪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不同于王瑞雪这个“新新人类”,在济南的青年群体里,还有的在传承家乡传统文化,李娟就是其中之一,她在皮影的传承发展道路上融入不少创新元素,使淡出大众视野的皮影戏再度活跃;还有的在给这个城市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比如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徐锋,现在是济南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既有学成归来的原住民,也有被吸引而来的新市民,这源于济南这座宜居宜业之城的政策优势。近年来,济南非常重视人才就业创业工作,聚焦就业创业者的“急难愁盼”,相继出台了“人才政策双30条”、“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条”等一揽子政策,“求贤若渴、海纳百川、近悦远来”,健康的人才发展生态样貌显现。

济南良好的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落地生根,而年轻人也为城市带来了创新与摩登。城因人而兴、人因城而荣,在济南,一幅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美丽画卷正在擘画。

“00后”返乡创业

王瑞雪出生于2000年,出生的时候下了场大雪,姓名便取了“瑞雪兆丰年”之意。

开店前期准备了一年多,正式开业是在今年5月,短短的几个月就成了济南当地炙手可热的网红餐厅、打卡胜地,“很多年轻人喜欢这种风格,吃饭打卡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喜好。”王瑞雪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瑞雪在济南开的餐厅,露台上氛围感满满。受访者供图

谈及成功,她自诩幸运,“只要我想做,我就要把事情做好看,我很怕别人说我不行,不被认可,所以还是憋了一股劲,很怕被人贴上失败的标签。而且,如果第一次你玩一玩就散,以后很难再有勇气迈出这一步,需要一鼓作气。”

王瑞雪的餐厅主营西餐,同时也是酒吧。店里的设计很用心——室内是典致优雅、灯光柔弱、音乐舒缓的慢节奏场景,楼上的露台是典型的加州风格,美式装修、音乐欢快、格调现代。

王瑞雪开这家餐厅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从小在美国加州上学的她,读完大学回国后发现,济南很少有周围朋友们都喜欢的聚会“据点”。

在她看来,济南缺少有风格、有创意的酒吧,尤其是那种很好看的露台。当时她就在想,济南是不是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地方,之后她和朋友不谋而合,一家现代摩登的餐厅“观炉”由此诞生。

一开始,王瑞雪觉得做餐饮挺简单的,也曾抱有侥幸心理,后来发现这个行业不认真不行,“做餐饮其实挺琐碎的,也比较熬人,细节特别多。而且酒吧营业到很晚,时间一长,就很疲惫。尤其在我不太熟悉的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比如说进货渠道,都是从零开始的,这方面困难较大。”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个行业。“日子每天都不一样,每天见到各样的人,很有意思。”关于未来和坚持,王瑞雪坦言自己还是想赚点钱,开店不是一时的新鲜感。

留学生回国之后,不少会选择去一线城市发展,但王瑞雪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济南,这个她出生长大的城市。

“我觉得我的恋家情结很重,我也特别喜欢我出生的城市,希望她可以发展得特别好。从我身边来看,哪怕是从济南走出去的人,他们也非常热爱这座城市,也都希望济南越来越好。”王瑞雪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王瑞雪的整个团队都是年轻人。谈及对于团队成员的要求,王瑞雪说:“我希望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济南这个城市有憧憬,对我们的事业也有期待。”

有人评价王瑞雪是济南年轻人创业的标杆。但她认为,未来最理想的状态不过是大家都可以知道她开店的初衷,“希望济南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就尽量去实现,不要被击退,也希望社会可以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在济南生活了近40年的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认为,济南是一座传统文化厚重的城市,近年来也在积极呈现城市现代化摩登化的一面。“例如老商埠改造,汉峪金谷的建设等等,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在济南交相辉映,同时让年轻人能够找到兴奋点。”董彦岭说,济南要积极融入时代的潮流,向先进城市学习,向国际接轨。

做大做强传统文化产业

与刚开始起步的王瑞雪不同,在全国皮影独角戏的舞台上,李娟的地位已经是首屈一指。

一人能操纵几十种皮影道具,同时现场配音变换多个人物的声音唱白,学男变女,声音夸张有力,脚蹬锣鼓伴奏,全身灵动。她多次出国演出,走过了亚洲、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济南皮影戏于1915年由皮影艺人李克鳌带入济南,至今已有108年历史。李娟是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克鳌的玄孙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娟正在展示皮影戏。澎湃新闻记者 谈婧媛 摄

出身皮影世家的李娟,从小跟着爷爷学习画画做道具,“后来只要有演出,家里人总带着我,逼着我上台表演,我也不知道害怕,不知道怎么着就学会了。”

李娟说,那个年代电视机远没有普及,而皮影戏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视”。

2008年,李娟大学毕业,济南皮影戏被评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爷爷被评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年底的时候,她和爷爷接到了济南电视台的演出邀请,当时已经70多岁的爷爷却在表演前夕不小心摔伤了腿。

从那一刻起,她仿佛瞬间长大,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依赖爷爷,她决心不能再抱着学徒心态,跟着爷爷“混日子”。

“后来爷爷出院了,在电视里看到了我的演出,当时就落泪了,他说以后担子就放在你身上了。爷爷的皮影戏比较传统,说着一口济南话,敲着锣鼓搭配老唱腔,主要演绎神话故事。我希望守正创新,我一直在爷爷的传统技艺上做提升,皮影的道具也在改进。演现代戏的时候会加入普通话和现代音乐,但依然也会制造笑料,抖包袱。”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皮影需要一步一步地学习上色、雕刻等。澎湃新闻记者 谈婧媛 摄

“确实是济南的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在帮我们做宣传,例如皮影进校园的活动,学校里也有意识让孩子多接触皮影,安排社团课。我也开始跟着我的搭档摸索创新,到2018年,我开始建立团队。”李娟说道,2012年开始,她的演出越来越多。

李娟大学读的是教育学,曾经的梦想是当个老师。如今她把当老师的梦想投射在皮影身上,从进行皮影教学到给学校排戏,亲力亲为。她的学生们很争气,拿了很多大奖。

也有不少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喜欢皮影文化,所以李娟在周末设置了成人皮影班。她表示,写剧本、设计人物、制作道具、导演编排,从零起步到在舞台上表演得花将近一年时间。制作皮影则更漫长,得一步一步地学习上色、雕刻,没几年的功夫肯定做不好。

小时候,皮影是李娟的玩具,现在它是李娟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也是一份责任和力量,“虽然它只是一个‘影子’,但是我们要不断去思考如何赋予它生命和灵魂,怎么让皮影活起来,走到大家心中去,传承这种艺术。”李娟表示,无论是红色皮影故事还是公益宣传片,如今皮影戏也成为了一种宣传教育的载体,和现代结合,走进了当代生活。

每次出国演出或者在济南接待外宾时,外国友人对皮影的喜爱程度都会让李娟惊喜。“皮影不仅是济南的,也代表着国家,所以中国皮影是具备国际化影响力的,这也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宜居宜业的机遇之城

除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继承和发扬,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持续向好。

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徐锋,是济南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他说自己与济南渊源颇深,在高中时因多次来济南参加奥赛训练营,这里极具人文气息的景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深深被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徐锋还娶了一位漂亮的济南媳妇,每逢周末,他与妻子一起游览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一起转遍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对济南的宜居宜业有了更深刻的感触。

2014年,徐锋赴美深造,选择了在解决抗生素滥用、消除超级细菌感染领域进行生物制药研发的方向,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2016年底,他决定回国发展,“这个时候,是济南第一时间向我发出了邀请。几个月后,我们全家从美国搬回了济南。”

在济南市政府的支持下,徐锋的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8年入选“济南市泉城高端外专计划”,2022年入选“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单是在人才扶持方面,就给予230万元的资金扶持,让公司快速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期。

“特别感谢济南市委、市政府,因为这笔资金对于年轻创业者的支持是无价的。”徐锋说道。

为了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8月下旬,由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优秀大学生就业创业“泉城行”训练营活动正式启动。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30余所知名高校的200名优秀大学生,将通过项目路演、调研园区、体验泉城等活动,认识济南、了解济南、选择济南,开启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城行”训练营活动现场。受访对象供图

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阳表示,济南愿为大学生来济就业铺就一条路,用好“人才政策双30条”“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条”,提供涵盖求职补贴、技能培训、产学研对接、专题招聘等全方位的“政策红包”。对优秀项目给予资金资助,落实落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免费创业工位等全链条扶持政策,让青年学子轻装上阵。

另外,济南还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连续3年发放租房补贴,大学生还可以享受首套购房补贴,公交地铁3年免费和教育、健康等“一揽子”服务。

济南真正做到了让大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这一点,董彦岭教授表示赞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肯定非常重要,这是在济南扎根落脚的第一步。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政府出台的政策也很有力度。”

董彦岭还特别提到,“济南是一座温和的城市,济南人热情厚道。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同事是外地来的,大家会格外地关照,多提供一些帮助和便利,不让他们感到陌生。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承。”

而面对时下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董彦岭认为,济南要继续加强产业发展,尤其是在“大头”制造业方面,以此来吸引人才。同时,除了高层次人才以外,济南在技能型人才引进方面也可以再加大力度。“城市发展过程中,每个层面的人才都是需要的。”

澎湃新闻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利用暑期举办优秀大学生就业创业“泉城行”训练营活动,今年已是第五期。

北京大学20级博士王钰涵作为学员参加了本次“泉城行”训练营。她说,济南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人民淳朴,宜居宜业,令人有很强的归属感,通过活动不仅体验到济水之南的风土人情和绝美风光,也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了济南。观摩重点企业、科创企业及国家级产业园区,也让她感受到济南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作为一名山东人,来自北京大学整合生命科学专业博士生的杜绍康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这次训练营。他说,“这里不仅和我的专业研究方向重合,我更想看看这里的创新平台和研究成果,以加深对济南的了解,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随着强省会战略的不断推进,济南集聚优质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更多人愿意选择济南、留在济南。今天的济南,机遇交汇叠加,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