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第78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在纽约营造了一种压倒性的国际影响。近150个国家的领导人聚集一堂,标志着今年成为国际关系中非凡的一年。全球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切都归咎于美国这个所谓的“世界霸主”的地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动摇。

一种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金砖国家的扩张,这一现象清晰地标志着美国失去了其曾经无法抵挡的吸引力。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总统拜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不断有国家试图摆脱美国影响的背景下,维护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国家的全球地位。

对于拜登而言,如果在他的任期内,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不佳,那么他的政治前途将变得岌岌可危。特朗普正以一种几乎无法阻挡的势头准备重返政坛,这无疑给拜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拜登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采取行动来恢复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

实际上,拜登有可能通过改善与中俄关系来缓解当前的国际紧张局势。联合国大会上,拜登声称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而是在追求“去风险”。这是一个巨大的信号,意味着美国仍然依赖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然而,拜登的言辞也暗藏玄机。他一方面表示愿意与中国合作,另一方面却在暗示,对中国的一系列制裁和限制是为了减少与中国交往的“风险”。这无异于是在给中国戴上了“假想敌”的帽子,实际上是一种双重标准。

同样,这种“去风险”的说法与欧洲一些国家炒作的“去中国化”相去不远,都是一种明显的排斥态度。拜登的这种微妙的双重性,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外交手腕,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觉。

除了中国,美国还需解决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关于乌克兰的问题。拜登也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美国希望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俄乌冲突,但这一言论明显没有得到俄罗斯的重视,俄罗斯外长甚至在拜登讲话时低头玩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拜登的这种立场,至少在表面上,对中俄都释放了某种积极的信号。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即使是美国这样一国,也有时候需要向中俄低头。但我们必须明白,美国的行动和言辞常常是不一致的。俄罗斯外长的态度其实就很明确的表达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应该过于关注拜登的表态,而应让他继续自导自演。

拜登的外交言论充满了复杂和矛盾,展示了美国当前外交政策的两面性。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应深入分析美国的真实意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所以,面对美国,警惕永远是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