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国际局势表现出了复杂多变的特点:全球经济增长仍旧不平稳且不充分,国际竞争与合作关系日益错综复杂。
与此同时,地区冲突和恐惧主义活动频繁爆发,给国际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着巨大考验,国际合作受到阻碍。
消息一:保护叙利亚,中方用了8次否决权,来华的叙总统,也要帮中方大忙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中国之行:中东政治重心转向中国?
叙利亚内战已经肆虐了整整12年,造成了数以千计的平民伤亡和国家破裂。
在这个时间段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几乎没有离开国土,除了访问俄罗斯和中东几个盟友国家,他几乎没有踏足他国。

这次来到中国,是他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国际访问,而且是在国外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这引发了广泛关注。
问题来了,为什么巴沙尔·阿萨德这次挑选访问中国?难道比看比赛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吗?
这次访问背后隐藏着许多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考量。
第一,安全问题一直是巴沙尔·阿萨德的首要关切。
中国为了确保他的安全,派遣了专机前去接待,这既体现了中国与叙利亚合作的坚定决心,也向西方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中国反制美西方霸权的决心。
此外,巴沙尔·阿萨德这次不仅仅带着外交部长、经贸部长等重要官员,而且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亲自前去机场迎接。
这一切都表明,此次访问远比看比赛更为重要,牵涉到更加深刻的议题。
叙利亚内战连续12年,成为美国在中东四处输出动荡的受害者之一。

美国以所谓的“民主”和“人权”为幌子,推动了“阿拉伯之春”,导致叙利亚国内示威抗议逐步演变为内战。
虽然美国数次尝试通过耗费数十亿美元支持反政府武装来推翻巴沙尔政府,但在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援助下,叙利亚政府坚持了下来,并获得了国内民众的支持。
最近的沙伊和解协议也为中东地区带来了一波和解浪潮,叙利亚重新加入了阿拉伯联盟,美西方孤立叙利亚的战略难以连续。
美国在中东地区调整其军事存在,目的是围堵亚太地区的中国,但美国仍在叙利亚保留军事力量,部分原因是出于对该地区丰富石油资源的依靠。
然而,美军在叙利亚的存在已经进入消耗阶段。
因此,对于叙利亚政府来说,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之所以挑选与中国合作,是因为中国一直坚定维护叙利亚的利益。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中国为了保护叙利亚,连续使用了八次否决权,挡下了美西方对叙利亚实施的多边制裁提议。
同时,中国还积极斡旋沙伊和解,为中东地区的和解制造了条件,叙利亚成为了其中的受益者。
去年,中国与叙利亚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随着中国马上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即,叙利亚与中国共同寻找破解美国制裁风险的方案将有望排除双方经济合作的最大障碍,有助于叙利亚的战后重建和经济进展。
对于中国而言,中东是其外交和经济战略的关键区域。
中国为叙利亚提供经济援助将巩固其在中东的地位,同时加强中企在中东市场的立足点。
此外,叙利亚作为能源生产国,与中国开展能源合作将有助于提高叙利亚的经济收入,同时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
更重要的是,深化中叙关系有望对冲美国在叙利亚和中东的影响力,为中国在周边地区应对美国的“包围圈”提供新的突破口。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频繁干预微小国家,导致许多国家陷入纷乱,经济破产,甚至内战。
然而,美国或许没有想到,敌人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在中国的帮助下,这些国家有望实现社会稳定,从而改变美国所谓“价值观”的命运。
因此,巴沙尔·阿萨德的中国之行可能标志着中东地缘政治的重心正逐步转向中国。
中叙合作有望成为地区和平与进展的新引擎,同时也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提供了新的筹码。
这次访问将如何改变中东的政治格局,只能等待时间的见证。
消息二:格罗西如愿见到我高层,会费还是没到手,岸田却比他更着急
在国际舞台上,众多国家的政治和财政问题交错在一起,产生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纷争。
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财政危机以及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成为当前焦点。
这两个问题牵涉到了国际合作、财政支持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引发了各方的关切和探讨。

IAEA作为一个国际性机构,承担着核能安全和监管的重要职责。
然而,最近它却面临了严峻的财政问题,部分国家未按时缴纳会费,导致今年预算巨额缺口,可能面临停摆的危险。
在这一背景下,IAEA总干事格罗西积极争取国际支持,然而,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大的捐助国都面临欠缴会费的问题,使财政危机更加严峻。
中国和美国作为IAEA的两大捐助国,共同欠缴了超过1.3亿欧元的会费。
虽然美国的“老赖”形象早已为世人所知,但格罗西似乎明白向美国催交会费的希望渺茫,因此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身上。
他积极寻求与中国高层接触,并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中国副外长马朝旭就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进行了交流。
中国对于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持坚决立场,要求IAEA承担应有的监管责任。

然而,IAEA迄今未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引发了中国的不满。
格罗西的访问被解读为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财政危机,但中国明确表示必须看到实际行动才会考虑缴纳会费。
中国副外长马朝旭直言,如果IAEA真的秉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态度,就应该采取实际行动回应中国的关切。
另一方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也引发了国际关切。
最新的贸易数据显示,由于核污染水排海导致日本食品对中国的出口急剧下降,海产品更是同比减少了67%。
这是自2011年以来,日本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引发了日本政府的焦虑。
中日关系因核污染水问题而紧张。
虽然日本多次呼吁中国解除对日本食品的管控,但中国坚持要求日本停止核污染水排海,否则不会解除禁令。
双方对话和解决问题需要双方的诚意和实际行动。

在这一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强调必须看到实际行动才能解决核污染水问题。
与其花费时间游说中国,更重要的是IAEA和日本采取实际行动处理核污染水问题,这对于双方来说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当前的局势充满变数,国际社会拭目以待,等待各方通过合作和协商解决争端,实现共赢。
消息三:连署第三天,郭台铭破防了,指责国民党,吕秀莲表态,朱立伦回应
岛内多份民调结果出炉,郭台铭的民众支持率一路下滑。
从10%左右一路跌至个位数,这一数据无疑让郭台铭的政治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论是在偏绿营的民调还是客观立场的调查中,郭台铭都未能扭转颓势,支持率分别为6.58%和7.3%。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郭台铭的支持率急剧下滑?

第一,有分析认为部分原因是因为郭台铭与媒体的摩擦。
郭台铭过去曾多次与媒体发生争吵,这可能导致他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受损。
然而,更为关键的原因似乎在于郭台铭在政治舞台上未能引起足够的轰动。
他并未掀起太大的政治风浪,缺乏引人注目的政治行动,这导致他的支持率逐步下滑。
郭台铭的政治挑战远不止于此。
根据台岛防务部门的规定,他必须在11月14日之前达到28万9667人的连署门槛,但考虑到审核因素,他的目标是100万连署人数,以确保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然而,连署活动刚刚开始,就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郭台铭面临着国民党内部人士的不支持。
这与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颁布的禁令有关,导致深蓝选民犹豫不决,未加入支持郭台铭的行列。
此外,郭台铭的阵营尚未在台南设立连署点,引发了一些质疑。
尽管郭台铭表示他们正在筹备,但他的表态并不具备明确性,让人感到疑虑。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表明,目前蓝绿两大阵营都在无形中对郭台铭关闭大门,使得他的连署活动备受挫折。
面对这一困境,郭台铭只能寻求民进党内部的支持。
前民进党台南县长苏焕智已表示,部分人会帮助郭台铭连署,但这也显示出郭台铭的尴尬处境,只有已退出民进党的人士公开支持他。
在这一背景下,郭台铭阵营开始对国民党发出抨击。
郭台铭办公室发言人黄士修表示,国民党的行为是在野整合破坏者,不利于明年的大选。
这一言论凸显了国民党内部对郭台铭的冷淡态度。

吕秀莲也表态,指出郭台铭试图将商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政治中,但政治规则与商业完全不同。
她认为郭台铭从未认真经营过政治,只是投机取巧。
吕秀莲猜测,如果郭台铭不能够止损,他将面临名利双失的结局。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表示,如果所有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政治如何谈得成。
他对郭台铭的行动保持冷静,暗示郭台铭的举动可能只是自私之举,不会促使在野力量整合。
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分析认为,郭台铭的连署活动将面临困难。

国民党内部不会同意地方派系支持他,而民进党内部则已有赖清德占据主导地位,不会轻举妄动。
因此,郭台铭面临着巨大的连署难度。
郭台铭的政治前景似乎越发黯淡。
他是否能够克服这些挑战,重新崭露头角,成为台湾政治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