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各地调整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相比之前,划入金额减少,而减少的金额进去统筹基金用于普通门诊共济保障,而四川省也调整了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在职与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每月减少多少?有300元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四川省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文件要求,自2023年1月开始,调整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

在职职工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划入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按照本人参保缴费基数2%划入。

退休人员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以统筹地区改革当月平均养老金的2%左右划入。

在省标准的基础上,四川省所辖区各市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如下:

1、省本级企业退休人员按照省本级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的2.8%划入,省本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省本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的2.8%划入。

2、自贡市退休人员按照当地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的2%划入,其余地区按照当地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的2.8%划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在职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金额

改革前,四川省所辖各市在职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不同,如成都,个人缴纳的2%和单位缴纳部分的2.07%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宜宾按照年龄划分划入比例,划入比例2.7%-3.7%之间。

改革后,四川省在职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比例降低0.7-2个百分点,部分地区降低超过2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金额

改革前,四川省所辖各市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不统一:

成都,按照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2%划入,每满1岁增加0.025%。

宜宾,按照80%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5%划入个人账户。

改革后,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基数由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调整为当地人均养老金,缴费比例也进行了调整。

2021年成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职工平均月工资9263元,这里我们暂且将成都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按9300元算,假设人均养老金3500元。

那么我们大致估算一下对于70周岁的退休人员,医保改革前后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变化:

改革前:9300*2.25%=209.25元

改革后:3500*2.8%=98元

大致估算,退休人员改革前后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100多元,一年少划入10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四川省医保改革,实施门诊统筹保障制度,调整了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不管在职还是退休人员,每月减少划入的金额多数人都达不到300元。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全年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了1000多元。虽然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但门诊待遇得到提高,门诊报销金额远高于个人账户减少金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上也向退休人员倾斜,让更多的退休人员享受到门诊共济保障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