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当时香港新华社分社出了一个内奸,他把我们准备接收香港回归的方案全部告诉了英方,不料,这无意中起到了震慑英方的作用,英方没想到我们还准备了这么一手。
1984年,邓公对外讲道:"我讲过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我说,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体现对香港的主权呢?"邓公为什么讲这话?
原来,邓公讲这话的前两天,香港报纸纷纷报道,中央分管外交的主要领导和主持军委工作的主要领导均表态,可以考虑不驻军香港,因为香港驻军,英方反弹强烈。
英方说道:“你们不能驻军,驻军会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资金要外逃。你们不驻军,把部队放在深圳,有情况从那边过来也来得及,何必非驻军在香港呢?”
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领导和分管外交的领导讲可以考虑不驻军,香港媒体便广泛报道,说是中央答应了香港不驻军。邓公看到了相关报道,非常生气,他预见了隐患,便立即反映。
他随后不久会见港澳代表团时,刚一进门,港澳代表团就看到邓公板着面孔,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坐定,邓公开篇就一句话:“有关香港问题,他们讲的都不算数,只有我和他讲的算数。”
邓公指了指坐在他旁边的港澳办缉督委主任姬鹏飞。邓公特意对香港记者严肃地说了一番话:"中国在恢复对香港的主权后,我们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整个香港驻军就靠这一句话,没有这句话可能就不驻军了。这就叫预见威胁立即反应。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在会场休息室,邓公此时已完全退出领导岗位,他把当时的军委副主xi叫来。邓公想看一看接收香港问题的驻军方案。该领导把军队接收方案呈给邓公审阅,邓公看完就批了两个字:“软了!”
邓公随后讲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军队只准备了和平接收,没有准备武力接收,不行。要准备武力接收,有准备才能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根据邓公指示,驻军方案全部重新调整。
原来只准备和平接收。邓公第二句话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必须回归。到了这天,不管英方以任何借口做拖延,如果出现这个局面,要拖延回归,部队就会直接开进去,一锤子落地。整个方案全部重新调整,进入香港的部队大量增加。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非常平稳,接收一切按部就班,未曾出现任何纰漏。当时香港新华社分社出了一个内奸,这人把我方准备接收的方案,包括武力准备方案,全部告诉了英方,这个内鬼后来被抓到。然而,他透露的方案无意中起到了震慑英方的重要作用。
他把这准备的武力方案告诉英方时,英方没想到我们还留有这一手。故整个回归过程,一切进行得都非常平稳,没有出现香港驻军中邓公所预料的对抗性疏漏。
我们驻港部队开进去后,英军全部撤离。接收英军的营房时,刀、叉子洗得干干净净,餐巾包整整齐齐放着,都没动。
全面接收非常平稳,难道这是对方的善意吗?是对方的文明吗?当然不是,是我方充分的准备,是我们力量展示准备的足够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有认识到威胁,并立即采取行动,做好应对方案,最后才可能没有灾难发生。否则你只能寄托于对方的理性、对方的善意。如果对方不理性,对方没善意,怎么办?这就是要考虑的战略思维的对抗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