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生物多样性,是判定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的“风向标”,近些年,随我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量罕见野生动植物种群正在大规模的扩展,比如已经消失近百年,现在大规模地出现的奇迹。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科研团队在松江发现了连片生长的濒危水生植物——亚太水蕨,这也是松江目前发现最大的亚太水蕨群落,属于极为罕见的大规模种群现象。
据了解,上海辰山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平常喜欢沿着附近的松江二里泾西河散步。由于该研究员从事植物研究工作,他有边散步边观察河道两侧植物的习惯。最近,研究员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形状特殊的植物,其叶子和其他大多数植物不一样,是异形叶,有孢子叶和生殖叶。

根据研究员的描述,“我还专门向研究水蕨属植物的同事确认,发现它是濒危野生植物亚太水蕨。”据统计,松江二里泾西河散布着的水蕨,长度达1公里左右,总计近万株。不少网友建议专家多出去走走。那么,亚太水蕨到底是什么物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亚太水蕨
亚太水蕨是蕨类中少数生长在湿地水生环境中的植物,对水质要求高,常被视作环境指标性生物,并且在2021年全属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亚太水蕨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蕨类植物,其生长环境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的湿地水生环境中。与其他蕨类植物相比,亚太水蕨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其分布范围相对较窄。
据了解,亚太水蕨对水质的敏感性,目前亚太水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性生物,能够反映湿地水生环境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亚太水蕨的生态功能十分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对水体中氮素和磷素的吸收和净化作用。由于亚太水蕨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能力,它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问题,改善水质。这对于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外,亚太水蕨还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许多水生动物,如鱼类、昆虫和鸟类,依赖于亚太水蕨作为食物来源或栖息地。亚太水蕨的存在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近些年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湿地的不可逆转性破坏,亚太水蕨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湿地的填充、水污染和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了亚太水蕨的生存环境遭受到了破坏。2021年,中国政府将亚太水蕨全属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野生水蕨的大规模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野生水蕨是一种生长在湿地和沼泽地区的植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水蕨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逐渐减少。那么,野生水蕨大规模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首先,野生水蕨的大规模出现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湿地植物的一种,野生水蕨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帮助维持湿地的水文循环和水质净化。它们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野生水蕨的大规模出现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湿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水、食物和其他生物资源。湿地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碳等。野生水蕨的大规模出现可能会导致湿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野生水蕨的差规模出现还对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野生水蕨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繁衍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对野生水蕨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
野生水蕨的大规模出现,再次提醒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湿地保护好,把水资源保护好,让湿地永远不断地繁衍滋润生命的共同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