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公民咨询局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就约有4000万人接到过诈骗电话;根据英国金融协会数据,2022年英国人共被骗12亿英镑,平均每分钟损失2300英镑。电信诈骗的猖獗引起了各方警惕,中国大使馆发布公告提醒在英华人谨防上当,英国政府也在考虑出台新法遏制诈骗。

01盗刷银行卡成为首要诈骗方式

盗刷银行卡成为首要诈骗方式银行卡诈骗是英国诈骗团伙的主要手段。英国金融协会称,2022年,英国人在银行卡盗刷涉案金额达到了7.27亿英镑,发案量比一年前高97%。

此类诈骗团伙主要使用网络进行诈骗,不针对任何特定人群。根据英国政府公告,一些诈骗团伙会伪装英国税务局调查税务问题、伪装银行商讨房贷事宜向受害人发送邮件或短信。在受害者点开链接后,隐藏的病毒会盗取受害者电脑、手机中保存的银行卡信息。

此外,一些诈骗团伙也会制作假二维码进行诈骗。据《兰卡斯特电讯报》报道,有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宣称,英国一家连锁酒吧公司会向每一个扫二维码的人赠送免费的啤酒和晚餐,扫码的人只需输入银行卡信息确认即可。该公司当即发表声明称该促销活动系伪造,挽回了很多人的损失。

02华人面对最主要诈骗模式是假扮官员诈骗

华人面对最主要诈骗模式是假扮官员诈骗针对华人的诈骗团伙以华人为主,传统作案窝点位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但近年来也有犯罪分子选择阿联酋等国设立窝点。此类诈骗团伙惯于使用电话诱导受害人进行银行转帐以获取赃款。

在英华人面对的最主要诈骗模式是假扮官员诈骗。不法分子会声称自己是大使馆、海关、国家反诈App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谎称当事人涉及刑事案件,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主动“协助”受害人转接国内“公检法机关”电话,诱骗当事人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

BBC报道,一位中国留学生被这类骗术骗走了3万英镑。在该案中,骗子假冒驻英大使馆工作人员,声称因他人盗用身份涉嫌洗钱,导致受害人包裹被拦截。在骗子的诱导下,该留学生向“安全账户”先后转账3万英镑以“自证清白”。当受害人意识到自己被骗后,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恋爱诈骗(又称“杀猪盘”)也是针对在英华人的骗术之一。不法分子会在约会软件上使用假照片,以伪造的身份和受害人聊天。在时机成熟后,一部分不法分子会以种种借口进行裸聊,并截图裸照勒索受害人。另一部分不法分子会诱导受害人投入感情,索要贵重礼物,并以“见面”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旅行费用”。根据英国政府组织反诈行动(Action Fraud)的数据,仅2021年,全英因网恋诈骗损失已超过6800万英镑。

“假绑架”是一项发案率低但破坏性极强的诈骗手段。此类诈骗极为复杂,一般需先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然后通过恐吓留学生“涉嫌严重刑事案件”,迫使其自行伪造被绑“证据”以配合办案,并禁止其与任何人联络。不法分子会要求留学生离开住所,搬入酒店,并自行捆绑拍照。据本报报道,今年夏天英国就已出现类似案件,一名王姓留学生在不法分子的胁迫下假装被绑,以向其父母索要50万美元的“赎金”。因留学生在这类案件中处于失联状态,此类诈骗手段会为父母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03跨国打击犯罪难度很高

跨国打击犯罪难度很高中国警方近年来多次与外国警方合作,成功缉拿多个诈骗团伙。但是,因需要跨境执法,且犯罪分子诡计多端,每次行动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疫情结束后,为逃避中国对电信诈骗的严格执法,不法分子纷纷前往对中国免签的国家进行犯罪。犯罪分子身居境外使中国警方的执法难度急剧增加。针对在英华人诈骗的不法分子一般窝据在缅甸、阿联酋等国,中国警方在打击时需要同时和受害人所在的英国、不法分子所在的第三国进行合作。在三国合作时,证据传递、情报共享、警察抓捕的效率都会有所降低。这为警方打击诈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除跨国执法的难度,一些国家的动乱也成为了不法分子的“保护伞”。缅甸的情况就是最典型的案例。缅甸现有超过100支不同的武装力量,有政府军、民族分裂武装、反政府组织等。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控制范围,部分区域属于政府和非政府武装的“两不管”地带。包括诈骗团伙在内的犯罪集团在这些地方已然成为了地头蛇,还能为当地武装势力提供保护费。即便该国政府有意愿协助中国警方执法,也无力动用大规模警察和军队进入该地带。

据悉,中国境内在过年期间累积诈骗金额甚至达到了上亿元。一位警员告诉本报记者,诈骗高峰期(如节假日等)所有同事在工作之余都要关注电诈动向。他分享,电信诈骗案发生后一般有两种流程:一种是反诈平台预警,反诈中心将信息按照第一笔转账所在的辖区,反馈给该辖区的派出所;第二是受害人拨打110、到派出所报警,警方先了解情况,了解第一次转账在哪个辖区,然后进行转交。民警见到受害者后的流程就是受案立案——采集手机信息——做笔录——网警研判嫌疑人信息——条件成熟进行抓捕。

04诈骗团伙利用AI软件实施诈骗

诈骗团伙利用AI软件实施诈骗“假号码”是诈骗团伙做常用的工具之一。在中国留学生被骗3万英镑一案中,犯罪分子成功使用改号软件,让受害人每次接到诈骗电话时,来电显示上都会出现中国大使馆或中国警方的真实号码。据法制网报道,假号码的售价低至区区几百元,且在一些聊天软件中公开售卖。而对受害者来说,“真实”号码的出现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也能让不法分子的恐吓效果加倍。

除假号码外,包括AI聊天软件等手段也可以增加诈骗团伙的效率。根美国媒体报道,一些诈骗团伙在进行恋爱诈骗时,直接使用AI聊天软件进行回复,不法分子只需确保AI软件的运行即可。只有在受害人彻底落入圈套后,犯罪分子才会人工打字,向受害人提供收款方式。在AI软件的火上浇油下,美国2022年有36000人因此受骗。泰国警方称今年破获一起诈骗案,诈骗团伙开始使用AI制作的视频进行诈骗,涉案金额超1000万泰铢(22万英镑)。

在获得赃款后,电子货币和虚拟服务器为赃款的转移和犯罪分子隐匿行踪提供了便利。一旦收到受害者的汇款,不法分子会即刻使用该款项购买虚拟货币,并通过反复转入转出虚拟货币账户来完成销赃。配合着虚拟服务器,警方、互联网提供商、银行无法及时追踪款项的去处、使用者的真实地点,加剧案件的侦破难度,也让追赃变得更加艰难。

此外,利用AI诈骗还有多种手法:

第一种是声音合成。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第二种为AI换脸。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第三种是转发微信语音。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第四种是通过AI技术筛选受骗人群。骗子不是漫无目的地全面撒网,而是别有用心地锁定特定对象。他们会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从而选出目标对象。对此,警方提示:针对花样翻新的智能AI诈骗,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欧洲时报记者田皓雪子、朱若溪、实习记者辉嘉禾综合报道编译报道)

点在看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