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最近开始释放缓和关系的信号,这或许是彼此都意识到,目前至少在经济领域都需要对方的合作。

首先是举行了了双方的亚太事务磋商。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并应美方邀请,2023年9月27日,双方举行了中美亚太事务磋商。

双方围绕中美关系、亚太地区形势、各自地区政策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会谈,是应美方的主动邀请,可以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在经贸领域,美国也表态开始考虑对华关系的正常调整。

中美贸易战开打至今超过5年,美国再度面临艰难抉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去年宣布,检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301条款关税的影响,这是横亘在中美经贸关系中间的最大鸿沟。

据媒体报道,近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其办公室非常慎重地考虑如何重新平衡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华301关税的审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美国财长耶伦曾对媒体表示,美国对华关税是否取消,由戴琪在负责,她的团队完成审核工作后,才能做出决定。

如果戴琪团队对此做出相当正面的评估,不排除美国会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进行调整或取消的可能性。

美国此时放出这种信号,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华缓和示好的积极姿态。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美国对自身现实经济困境的无奈,尤其是通货膨重新抬头的隐忧。

美联储在过去的一年半,为了稳定通货膨胀,暴力加息了11次,好不容易才让通胀稳定了一点。虽然八月份的通胀数据情况比较乐观,但是油价的后续走势,依然是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但是俄罗斯似乎紧盯着美国的物价指数,以此作为对方的软肋,抓住机会就会开始采取捣乱动作。

不久前,俄罗斯先是和沙特联合宣布石油减产,然后等到美联储九月会议宣布暂停加息之后,俄罗斯紧接着宣布限制成品油出口。

俄罗斯的出人意料的几个举动,让全球市场原油市场再次陷入混乱。纽约的原油期货价格瞬间起飞,油价眼看着又要重新上100美元每桶。美联储冒着风险暴力加息抑制通胀的努力,似乎就要付诸东流。

显而易见,既然美国有通胀这个经济软肋的存在,俄罗斯肯定会千方百计地价进行逼宫和捣乱。推高油价会成为他们反击美国,干扰美国经济政策和秩序的杀手锏。

在俄罗斯的石油杀器威胁之下,美国一方面要重视俄罗斯的石油涨价攻击,一方面就要考虑用别的有效途径,来舒缓物价上涨的压力了。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也很有可能对物价上涨产生巨大的推升隐忧。

内忧外患的影响因素,或许会让美国的通货膨胀重新进入上升通道,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面临巨大挑战和困境。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维持高利率则可能会加速美国国债危机的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取消或者降低对中国的关税,改善对华美贸易关系,获许会成为改善美国经济供给侧,帮助降低通胀压力的重要考虑和选择之一。而且改善对华的经贸关系,可能也有助于帮助美国化解国债压力。

过去依靠物美价廉的中国进口商品,帮助美国长期保持较低通胀水平的。在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的压力和威胁之下,来自中国进口商品的作用可能会被重新重视。

这可能就是,美国方面最近放出风来,要重新评估对中国加征的关税的原因所在了。

这项金额高达3700亿美元、涉及商品数千种的加征关税案,是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对中国商品实施的。面对今天的通胀压力,美国的确需要重新评估此事。

当然了,这也不排除,仅仅是美方在向中国传递后续谈判的暗示,目的是希望能够从我们这里拿到新的交换筹码。

对于我们而言,十分清楚对方的现实诉求,以及他们可能的政策调整的意图。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是当前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中美经济脱钩,对于双方而言,都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后果。

所以,我们需要对美方释放的缓和信号,给予积极回应。近期帮助美方一名士兵返回美国,就是一件有助于良性沟通的积极策略。

但是考虑到美方之前各种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作法,我们虽然对其经贸政策调整乐见其成,但是也不能报以过高的期望。

现在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在双边经贸合作关系谈判博弈中,既要准备礼尚往来,诚意相待,又要准备针锋相对,坚决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