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强调电车自燃数,其实就是在制造消费对立面。

电动车自燃问题一直存在,从两轮车时代到现在,罪魁祸首一直都是电池自身,电路系统发热引起的高温问题是难以被杜绝的。

这个问题放在新能源时代,只能抑制,不能阻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辆自燃的问题在燃油车时代同样出现,但因为油路系统相对于电路系统好管控,所以油车的自燃问题相对更弱一些。

但也只是相对较弱一些,燃油车时代的产品自然率也存在,并且也不低。

我之所以说过度放大自燃率这个数据,其实是在制造焦虑和对立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一台车的“风险系数”不止自燃一个,还有可靠性、稳定性、碰撞安全系数、企业发展空间预期等等。

电动车的自燃率到底有没有比燃油车更高,我们先不提,但电动车零部件更少,可靠性更高,稳定性更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时如果电动车设计合理,巨大的电池包是可以成为车辆一部分,阻挡外力成为更好的结构部件。

2、燃油车时代的自燃率也不低,油箱破损、碰撞失火风险依然不小,尤其是发动机舱高温同样危险系数不小,怎么就没人提了?

最理性思考的方式是,“如何杜绝车辆自燃”,而不是告诉大家只有电动车能自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秀的电动车自燃率其实非常低,总说的比亚迪自燃问题,如果我们退回到比亚迪年产销300万量级这个角度来看,自燃几台比亚迪的确从概率上来说已经非常低。

而且目前来看特斯拉的自燃率,极氪、理想、小鹏等车型的自燃问题并不高。

电池自燃问题之所以会被人重视,是因为自燃之后问题非常严重,往往烧起来的就是电池包,最后的结果是车辆被烧成一个骨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传递给消费者的是极其危险的信号,不过大多数电动车自燃的时候人员都能离开车辆,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当然驾驶过程中剧烈碰撞引起的事故除外, 比如说此前高速口的ID系列碰撞,的确比较危险。

但这种车速换到燃油车上,也很难保证安全。

电动车的安全与否,其实看的是电池包的技术和容量,容量越大电池包相对来说自燃危险系数越大,同时还要看电池包的特性,即便是目前的三元锂电池,其实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都非常不错,不存在太多的不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的自燃率问题其实是811带来的,但随着磷酸铁锂被不断升级,随着三元锂电不断升级优化以及800V平台、热失控管理技术的出现,电池包的安全性远比我们想的要更好、更优秀。

从行业发展速度来看,未来的电动产品渗透率将会达到60%左右,如果过分焦虑电动车自燃问题,那么每一台电动车的自燃问题都会被过度放大,而这种危言被放大之后,除了会增加焦虑,其他什么都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