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位于湖南邵阳的地方高校邵阳学院由于一次性耗费巨资1800万元引进23名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的博士,揭开了以“短平快”著称的“水博士”的神秘面纱。

这批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的博士,之所以被称之为“水博士”,是因为他们上的是电脑网课,发表的博士论文是以中文形式发表在国内普通刊物之上,没有达到一名博士应有的真才实学。

邵阳学院的事件发生以后,该校时任党委书记被免职,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历整治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初步遏制了国外“水博士”侵蚀地方高校的歪风邪气。

但是,继“水博士”之后,国外的“水院士”正在围猎地方高校。

所谓的“水院士”,主要是以材料包装、通过第三方中介等非正规渠道,获取国外类似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称号。

例如,近年来经常见诸于不少地方高校的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亚美尼亚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等。

当然,并非所有境外国家的外籍院士都是“水院士”,有个别境外国家的外籍院士还是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但是,由于评价水平不一样,加之中介的作用之下,大多数国家的外籍院士的确是“水院士”。

这其中尤其是以俄罗斯地区的外籍院士最为典型,是境外“水院士”的代表。

早几年,我曾接到某中介电话称,可以把我包装成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对方表示,可以签署合作协议,付给一定费用之后可以包通过。

我对中介说,我一个搞文科的普通职员,没有什么高水平论文和获奖,怎么能够被评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呢?

对方表示,“你放心,签署协议,包通过!”

由于我觉得太不可思议,自己也没有这个需求,所以没有再跟中介聊下去了。

挂掉电话,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的相关信息,网页上弹出不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骗局”的文章,里面也有我类似的经历人员。

但是,随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内当选后,所具有的资源效应持续提升,一些地方高校为了提升资源获取的实力,不惜以学校的名义与中介签署协议,把学校某些具有参选国内两院院士的专家先行一步,让他们获评外籍院士,以此增加参评国内两院院士的头衔和实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十分能理解国内部分地方高校的做法,毕竟用心良苦,为了学校的发展着想。

因为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环境之下,如果一个地方高校能够拥有一名院士,将为学校带来丰富的资源,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高校千方百计想要产出院士,并不是期望院士能够带来新的科技成果,而是想着院士背后的资源。

值得深思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当选两院院士的科学家,都是在当选之前的很多年前取得了科研成就和头衔,只不过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获评院士。

加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增选规则也很明确,院士只是一个学术称号的荣誉,代表着是一种荣誉,是对当选者过去工作的肯定和褒扬。

最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也对两院院士的自身行为提出明确规定,要求院士只能对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从事相关工作,而不能什么学科都插手。

如此一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观点很明确,两院院士只是一个学术荣誉,不能把他们当作资源获取的工具,但是高校则不这样想。

尤其是地方高校,依然把培养或引进院士当作终极人才培养目标。

在这样的目标和利益驱使之下,让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走捷径。

尤其是他们本身实力不足,又没有足够经费培养出两院院士时,只能靠境外的“水院士”充门面了。

对此,我们不得不予以警惕!

因为“水院士”跟“水博士”一样,任其发展,对高校的发展及专家教授自身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一所学校去跟中介签署合作协议包装一名外籍院士会耗费学校大笔资金。

其次,如果采取这样的方式去包装外籍院士,会让校内的其他科研人员看不到希望,影响科研工作积极性。

最后,“水院士”任其发展,会影响我国科研实力和声誉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此,我有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地方高校要主动避免通过中介的渠道去谋求外籍院士,铲除“水院士”滋生的土壤。

学校官方和专家本人,都不能想着通过签署协议合作的形式包装成外籍院士。

第二,要弱化国内两院院士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影响力,让院士更多地发挥科研带头作用,让院士的头衔回归荣誉称号的性质。

在资源配置方面,不能以是否有院士作为分配依据。

第三,要差异化实行高校发展,地方院校首先应该是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不是追求大而全,动辄搞研究型大学,把人才培养好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

地方高校,培养出更多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最大的任务,科学研究职能交给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吧!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