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4.35万。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博物馆、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气象站等,也是奠定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今年的8月25号,江苏省人民政府是批复了《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是明确支持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南通的底气在哪里?

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
在当今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莫过于上海都市圈,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我们很明确的看出,整个上海大都市是没有一个“弱旅”,从苏州、无锡,到嘉兴宁波,批复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南通的底气究竟在哪?
一直以来,南通市都在优化产业结构,除了引以为傲的建筑产业外,南通还形成了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主导产业。从船舶海工产业来看,南通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其产业规模超过了1500亿元,成为推动南通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优势。

作为一个教育氛围很浓厚的城市,南通对于教育那是十分重视,把教育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增加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仅提高了教育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待遇,也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同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学校规划和管理等。为南通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在这个人才强国的时代,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整个南通市的GDP达到了6032.4亿元,再次进入全国前20。在其它一些凸显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上,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13元,这是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的底气。
在2022年2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天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家是支持南通与苏州、无锡共建全国性交通枢纽的,如今省政府是支持南通单独一座城市建设全国交通枢纽,南通为何如此突出呢?

这与南通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关系,南通,是长江与黄海的交汇处,位置突出,优势明显,目前,已经形成了立体式交通网,航空、航运、公路、铁路是一个不少,从铁路来看,早在2002年,随着新长铁路的开通,南通就已经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局面。
在后来,南通是陆续开通了宁启铁路、沪苏通铁路、盐通铁路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系统。目前,在建和规划的铁路还有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通苏嘉甬铁路、沪渝蓉高速铁路、洋吕铁路、南通港疏港铁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