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同学希望获得海外名校的录取,殊不知,极可能当你投递申请后不久,你就会被无情地拒绝,而过程中招生会员会都没机会看到你的申请材料。

01

本科学校被歧视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英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高校。有的学校设置申请者本科出身录取白名单,非这些大学本科毕业的申请者,申请材料会直接被过滤掉,申请材料甚至不会得到审阅。例如,有的海外名校招生时严卡陆本985和211,而双非的同学,无论申请者重要背景(科研、实习、标化成绩)有多么优秀,都会被直接忽略,默默被拒。

02

申请文书重大错误

有的同学申请的时候粗心大意,在写给Harvard的个人陈述中,再三表明,自己非常希望上斯坦福大学,并且信誓旦旦,言辞凿凿。当然,Harvard看到这样的申请文书的时候,哭笑不得,并会默默拒绝这位同学。合情合理,不冤枉。

03

语言成绩没到最低线

当然,有的学校会执行的不严格,但是大多数学校都会恪守底线。例如有的学校托福要求68分,可是有一位托福53分的申请者,那么提前审阅基本申请要素的小秘们只好提前跟你say no了,而你的所有申请材料也不会转到招生委员会的手中。

04

推荐人说你坏话

一般来说,申请海外高校,一个申请者需要3封推荐信;而大家经常忽视的是,推荐人除了给你写推荐信以外,还需要给申请者各个方面进行打分:一般来说1%是最高分,5%次之,而50%可能就属于恶评了。如果一个申请者的推荐人对其评价极差,甚至直接在推荐信中告招生小组不要录取这个同学,那么海外名校的审理材料的团队当然会100%拒掉你。在这种情况,他们宁可相信“说一个好,那不一定真的好;说一个人坏,那是真的一定坏”。如果当你“喜获黑推”,那么海外名校会无情地拒绝你,当然海外的非名校,也会无情地拒绝你。

05

申请材料不齐备

当申请材料不齐备的时候,招生委员会/甚至招生的小秘通常会采取一种直接拒绝申请者的行动。这是因为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对于招生流程至关重要。如果申请者未提交所有必要的文件、表格、成绩单、推荐信或其他必需的文件,招生委员会将难以全面评估申请者的资格和背景。招生委员会的责任是确保招收到的学生具备所需的学术和个人特质,以便顺利完成学位课程并为学校社区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备,委员会可能会视之为不符合申请要求的情况,因而拒绝申请者的入学申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申请者应确保按照学校的要求提供所有必要的文件和信息,并遵循申请截止日期。这有助于提高被接受的机会,同时也表现出申请者的严肃态度和对学校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