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崇明厚植的生态底色;红色,是崇明内在的精神底蕴。为深入挖掘、丰富崇明红色文化内涵,用活、用好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研究室、区文化旅游局发布《崇明红色精品线路》,将崇明代表性红色地标串珠成链,展现本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的发展和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明红色精品线路》共有“城载古今,继往开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红色洗礼,成就辉煌”“奋斗不息,砥砺前行”“垦拓进取,扬帆远航”五个主题,串连起博物馆等26个红色地标。

这些红色地标,承载着千年的瀛洲历史,吟诵着不息的崇明精神,回响着红色岁月的赞歌,彰显着大国重器的雄浑,引导和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共同谱写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壮丽诗篇!

近期,将陆续为你介绍这5条精品线路。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红色洗礼,成就辉煌”这条主题线路吧~

往期回归:

01

中共应时小学地下党联络点旧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济凡(1923—1944),出生于原崇明县新民乡一户贫农家庭,父亲周曰礼是位教书先生。1938年周济凡参加崇明县抗日民众自卫总队,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奉命去苏北第四游击指挥部工作,历任南通县警卫团连政治指导员、余西区政府社会科科长、区委书记等职,活动于通、启、海一带。1944年3月20日,周济凡去同兴乡传达贯彻区委会议精神时,因叛徒告密被捕,受尽折磨后被活埋,壮烈牺牲,年仅21岁。周济凡牺牲后,中共苏中四地委、南通县委表彰了他的英勇事迹,并把他的牺牲地“同兴乡”改名为“济凡乡”。解放后,南通县人民政府拨款济凡乡为周济凡烈士修建墓地,树碑铭记。崇明家乡的人民也把周济凡当年教书的应时小学保留至今,以此纪念这位革命先烈。

地址:崇明区新河镇新建村新建3队

开放时间:9:00-16:00

联系方式:021-59373135

02

崇明施家河沿地下党斗争史展览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处今竖新镇直河港至相见港约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施家河沿区域,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崇明地下党组织重要的活动地区之一。崇明施家河沿地下党斗争史展览馆利用地下党员吴明福的老宅改建而成。展览馆共分7 间,建筑面积165平方米,宅基地面积415平方米,花园广场占地面积3亩。展厅由“前言”“崇明火种”“抗日事件”“红色堡垒”“崇总旧址”“英雄辈出”“卓绝斗争”等七部分组成,保留了老宅原有风貌,展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崇明地下党组织在施家河沿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革命斗争史迹和地下党员的革命业绩。

地址:崇明区竖新镇椿南村806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00 下午13:00-16:00

联系方式:021-59491911

03

竖河镇大烧杀遗址

暨侵华日军竖河镇大烧杀史料陈列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竖河镇大烧杀遗址暨侵华日军竖河镇大烧杀史料陈列馆于2015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5.3亩,内设竖河镇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大新烈士公墓、3000平方米祭扫广场和300平方米的侵华日军竖河镇大烧杀史料陈列馆,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0年7月至8月,日军在崇明岛实施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7月30日,日军包围竖河镇,120余人遭屠杀,40余人受伤,百余家大小商店、商摊被毁,1400余间民房被烧,一座百年老镇沦为废墟。场馆采用浮雕、场景模拟、幻影成像、多媒体视频、沙盘复原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大量留存的历史资料图文和各种历史遗迹,图文并茂地展现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崇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崇明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的史实。场馆受到岛内外各界的关注,每年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学校组队前来参观。全年开放天数超350天,累计开放时间超2800小时,年均参观人数达10000余人次。

地址:崇明区竖新镇跃进村10队1017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30

联系方式:021-59493678

04

上海雷锋事迹展览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雷锋事迹展览馆坐落于崇明区竖新镇前卫村,前身是上海崇明雷锋纪念馆,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览区域面积300平方米,内部布局分为“领导题词”“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永恒的精神”“感受雷锋”“踏着雷锋的足迹”等五个板块,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出群众学雷锋的经验和先进典型,不同时代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优秀志愿者等事迹,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多年来,场馆坚持不懈引导正确价值观、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弘扬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址:崇明区竖新镇前卫村801号

开放时间:8:00-16:30(暂时需预约开放)

联系方式:13402181469

05

港沿镇红帆之家红色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将重要的军需物资运往苏北根据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了秘密交通运输线。位于崇明港沿镇合兴村旁,贯穿岛屿南北向的河道——四滧河就是其中的一条水上运输线。在红色经典电影《51号兵站》中,就有这条地下运输线的印痕。

港沿镇根据史实打造了位于合兴村的红帆之家,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红帆”二字来源于红色革命精神之一的红船精神,基地内设“51号兵站”展厅,由“红色足迹”“红色传承”“红色书柜”“系列模型”等四大板块组成,沉浸式展现崇明地下共产党负责人陈伯明在四滧河建立秘密交通运输线,运送重要军需物资的故事。

基地通过整合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更好地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已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

地址:崇明区港沿镇合兴村协力15队

开放时间:需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13761074196

让我们跟随着精品路线,

一起追寻红色足迹,

开启红色文化之旅~

资料:区档案局

编辑:李琳

责编:李琳、郭王旖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