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消息:

10月5日起,

上调国内航线旅客运输

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

标准为: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7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30元燃油附加费。

据悉,今年机票燃油附加费的第一次上涨出现在8月份,费用标准从6、7月份的20元/30元上涨至8月份的30元/60元,涨了10元和30元。第二次上涨出现在9月份,涨幅明显超过今年首次上涨的幅度。

除了上涨的燃油附加费

令游客伤心的还有

“还没出门就亏上千”网友:心态崩了

冲上微博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网友晒出自己的购票经历,

直呼让人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一些明智的网友

果断退了重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将回家计划推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表示

有些时候反而越临近越便宜

机票价格大幅跳水被“背刺”还是狠狠捡漏?

“被国庆机票狠狠背刺”“还没出门,先亏一半”“大冤种,国庆机票跳水价”……除了“酒店刺客”、民宿涨价毁约,网友们对机票价格突然跳水的吐槽声也不绝于耳。

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假期的机票预订均价环比两周前下降了22%。

9月28日,网友“Cantus”在社交网站发帖称,“早买直接贵了1100,心疼”。根据截图,该网友购买了10月2日08:30南航CZ6838南京-乌鲁木齐班次,两人机票总价为2886元(含机建燃油)。而另一张截图则显示同一班次两人机票总价为1755元(含机建燃油),降价超过550元每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分享截图

记者于9月29日在OTA平台上搜索国庆期间的机票价格,发现许多航班的价格确实较低,例如10月2日20:55国航CA1866广州-上海班次,经济舱机票价格为560元(含机建燃油)每张。林女士对记者说,“平时广州飞上海的价格一般是960元(含机建燃油)左右。”而记者在铁路12306平台上搜索同一天广州-上海的高铁票,动车二等座票价为599元每张,复兴号高铁二等座票价为793元每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TA平台上10月2日20:55国航CA1866广州-上海班次经济舱机票价格

国庆假期后的机票亦有降价。9月28日,网友“王先森的小朋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帖吐槽机票降价。根据截图,该网友所购机票为10月14日11:05首都航空JD5665丽江-上海班次,经济舱机票价格(含机建燃油)为1231元每人。而记者于9月29日在OTA平台上搜索同一班次,发现经济舱机票价格(含机建燃油)降至968元,降价超200元。该网友尝试退票,发现退费手续费需648元每人。

没有提前购买机票或临时想购票出游的消费者则暗自庆幸,“特价捡漏”“便宜到离谱”。网友“80斤了没”发帖称,“朋友昨天和我说捡漏了1500深圳-重庆的往返机票”。

网友“80斤了没”发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80斤了没”发帖

预订页显示“仅剩两张”购买机票后却一直降价?

旅客罗女士对记者说,考虑到确实要出行,在看到预订页面提示“仅剩两张”的情况下,她购买了机票,但想不到购买后,机票开始一直降价。“我于9月20日购买了9月30日14:05祥鹏航空8L9961昆明-太原班次,购买时价格是740元一张(含机建燃油)。9月29日价格是522元(含机建燃油),之前最低价格是400元左右(含机建燃油)。”

罗女士表示,“我非常理解机票会有浮动价格,我不能理解的是,关于他们平台的这种大数据识别宣传机制”。罗女士还告诉记者:“我给平台打过多次电话。平台表示的是,这种情况是比较正常的,提示仅剩两张,是这个价格仅剩两张,卖了这两张之后就会卖其他位置的票。”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些航空公司的经济舱舱位代码有Y/B/M/U/H/Q/V/W/S/T/Z/E/K等。Y代表经济舱全价,而其他字母则代表不同的经济舱折扣。不同的舱位代码,价格不同,所包括的服务及退改费用也不同。平台上显示的‘仅剩两张’,指的是该舱位代码下此价格的票数。卖完之后航空公司又放出新的舱位代码的机票也是有可能的。”

记者在OTA平台上搜索发现,机票的舱位代码信息在购买页面无法看到,在产品细则中才能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票的舱位代码信息查看页面

价格由航空公司根据市场供需波动实时定价

十一长假前机票价格大幅跳水,主要原因可能是运力过剩。

据报道,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间,计划执行总航班量近14万班,计划可供座位数超过2000万,日均航班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0%。

运力大幅增长,机票预订量却并未同比增长。据报道,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中秋国庆假期间的机票预订量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某业内人士透露:“机票价格是航空公司根据市场供需波动实时调整的。可能业内根据五一的热度进行定价,在预售阶段定价较高。但由于实际需求没有达到预期,销售情况不如人意,所以机票价格又大幅降低。出现这种日期临近还大幅降价甚至团散倒挂的情况是最忌讳的,说明航司预判严重失误了。”

除了运力过剩以外,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铁路分流了民航的客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自9月28日至10月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2亿人次,同比增加1144万人次,日均发送1420万人次,增长8.8%。而飞猪平台上长假第一天出行的火车票数量也刷新年内峰值。

遇到机票价格跳水消费者怎么办?

面对部分机票价格大幅跳水的情况,有消费者表示向航空公司和OTA平台反映后,“全额退票退款”“降价退差价成功”。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则庆幸自己购买了平台的保价服务,最终平台返还了差价。网友“战三渣”在社交网站发帖称,“我正琢磨着怎么退票省钱,一边肉疼一边研究的时候,发现某旅游平台上买的机票给我保价了!我买的时候1000,现在可以免费退我差价310!”另外还有消费者表示,“找航司的客服升舱,只需要补票值的差价就可,不需要其他费用”。

但也有消费者与航空公司和OTA平台多次协商无果。旅客陈女士对记者说,其9月16日购买的10月1日07:55国航CA2661成都-湛江班次,价格为1118元每张,在9月28日降至730元每张,9月29日又回升至970元每张。陈女士向国航客服反映情况,“我声称要投诉,客服说随便。’”

而陈女士于9月28日向OTA平台反映“航空公司说只要你这边能退就行”的情况,平台客服先是表示“预计在2023-10-07 18:00:00给您回电处理”,随后在陈女士“马上处理”的要求下,客服称“帮您催促一下在9.29 12点之前给您回电处理”。后陈女士接到AI回电,但挂断了电话。“看到9月29日机票价又回升了”,陈女士后续没有继续与平台客服沟通。

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了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何闪闪律师。何律师表示,机票销售是随订随售、浮动定价模式。其价格会受到供需关系、航班实际售票情况等因素影响。一般而言,越临近航班出发时间机票价格越高,但也会存在出发前由于购票人数不如预期,航空公司降价促销的情形。

关于平台提供的机票保价服务,何律师表示,可能会有部分航空公司,为了促销而提出保价服务,也就是购票人预订机票后,航空公司承诺在一定时间段内(保价期)价格不会上涨。如果保价期内出现降价,则航空公司需按保价内容向购票人支付差价。

从消费法律关系来看,购票人一旦完成购买某时段的机票,便视为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除非有其他法定或约定事由,否则该消费服务合同无法解除或撤销。那么因降价而带来的票价差价也就不会退回。同样,航空公司也不会因为涨价而要求购票人补上差价。另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航空公司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并承担一定的惩罚性赔偿。

何律师提醒,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订购机票时,不排除存在第三方平台擅自抬高机票销售价格,随后又恢复到航空公司的实际机票售价,从而导致机票降价。那么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第三方平台从中赚取了差价。如果购票人能够证明购票时航空公司的售价是低于第三方平台销售的价格,这种情况下,购票人是可以主张第三方平台退回差价的。

假期中段机票价格回落拼假机票更省钱

记者从某旅游平台获悉,从境内机票均价来看,假期机票均价为1187元。若想避开价格“高峰”,游客可以避开9月28日、9月29日、10月5日、10月6日出行高峰。数据显示,10月2日、3日机票均价开始“退烧”,均价较高峰日期回落20%至30%,人少景美价格合理,节中的“错峰侠”可以先下手为强。

此外,为了错开机票的价格高峰期,消费者还可以选择“拼假机票省钱组合”。携程机票“拼假日历”为出游者推荐了不同出发地到全国其他城市的拼假攻略组合:例如10月1日从上海去深圳,10月7日返回,请一天假游玩7天,往返的机票最低只要800元出头。

来源:央视财经 潮新闻·钱江晚报 南方都市报 微博

编辑:林阿强

责编:唐 敏 张巨新

监制:莫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