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报道,近日一架中国专机赴德,而这对于近期存在一些争议的中欧贸易关系,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如何看待此事?
在9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经中德双方商定,10月1日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在德国举行。所以日前,已经有一架中国专机赴德了。

这次的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是中德三大高级别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才于9月25日举行,不难看出,近期中方和欧洲之间有关经贸领域的对话,还是比较频繁的,背后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呢?
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会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引发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又一次热议。在汽车领域,中国过去并不是世界顶尖,而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步成熟并走向市场,在该领域耕耘多年的中国汽车终于一飞冲天,根据有关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当然,中国汽车出口得以在今年增长迅猛,本身和俄罗斯受到美西方大量制裁,无法从美西方进口汽车,所以转向从中国大量进口汽车有关,俄罗斯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迅速拿下俄罗斯市场,给中国的汽车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帮助。但这仍然无法掩盖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在去年的巴黎车展上,中国的电动汽车就首次抢走了欧洲汽车的风头,以至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现场忍不住发话,强调欧洲也要发展自己的电动汽车,因为中美不会将市场拱手相让。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方面要对中国出口汽车发起调查,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但在此我们说明一下,虽然欧盟有心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可以当下的局势而言,其实欧盟对中国汽车出口发起调查,是不利于欧盟自己的。
理由很简单,欧盟对中国汽车出口发起调查,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限制进口甚至禁止进口措施,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很有可能会使得中方也展开对等措施。虽然从经济体量上来说,欧盟和中国接近,可是欧盟是一个老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其实是比不上中国市场的,所以相互限制进口,到最后吃亏的反而是欧盟自己。

所以这次欧盟27国要对中方发起挑战,外交部长王毅就好心相劝,选择对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拨出电话,指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采取有关调查是会扰乱全球汽车产业的。而王毅外长拨出电话后,德国就率先打退堂鼓,于是就有了这次中国专机赴德,中德举行高级别财金对话的一幕。
原因自然是很简单的,因为德国是欧洲汽车最强国,而德国的汽车产业,有三分之一是依赖中国市场的。万一欧盟的措施得罪了中方,德国会是损失最大的一个,所以现在,德国总理朔尔茨,是有关欧盟要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发起调查,最大的反对方之一。
但是既然有反对方,那么自然也就有支持方,那就是马克龙。而马克龙有这样的想法,背后其实也是有其考量的。这就要从美国说起了,当下在电动汽车领域,美国是唯一有可能和中方竞争的一方,而美国拜登政府为了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在去年推出了一个“通胀削减法案”,堂而皇之予以北美生产汽车补贴,只要美国公民购买北美生产的电动汽车,就能够得到一笔现金奖励。
欧洲为此大为反对,因为这会影响到欧洲汽车在北美这一当前全球最大市场的销量。尤其是马克龙,为此马克龙在去年年底还专门访美,要求美方放弃这一政策,但目前已知,美方并未改变主意。所以欧盟当下,或许已经准备好和美国就汽车产业,进行切割,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此,马克龙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其实就汽车产业来讲,法国一直是比不上德国的,而我们刚才也提到,马克龙主张欧洲发展自己的电动汽车,显而易见,法国已经在相关产业发力了。欧盟对中国出口汽车发起调查,很可能进而让欧洲也和中国的汽车产业进行切割。拜登推出“通胀削减法案”本意就是打压中国,所以拜登切割和中国的汽车产业合作,也是有可能的。这样一来,未来汽车产业,就会变成中、北美、欧三大市场各自独立的情况。

这样的行动固然对欧洲是不利的,但是法国无所谓啊,法国过去汽车产业就敌不过德国,一旦失去中国市场,真正遭遇空前打击的是德国,而法国汽车产业或许就能趁机崛起,进而拿下整个欧洲市场,和中美呈鼎足之势。所以,马克龙之所以支持对中国出口汽车进行调查,打的无非就是一个整垮德国,利好法国自身的主意。
对此德国肯定就要打退堂鼓了,所以就有了这次中方专机赴德一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