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愈”一词原本意味着在宗教活动中使用超自然力量,进行治疗的动作,是一个动词。治愈概念的描述,在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涵义。它在现代英语中“hale”演变为“healing”,是指“治疗”之意。在日语系统里,“愈し”被翻译为“愈合”。

“治愈”是身体上松弛、精神上放松的一种状态,是某种意义上心灵的港湾。一切带给人放松、减缓压力的设计都可以称之为治愈系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愈系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日本的社会背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在随后的战后工业时代中膨胀发展,90 年代泡沫经济破碎对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社会的压力变大,社交关系的冷漠,自我发展的迷茫,使人们对环境产生了有了更加强烈的依赖感,人们向往在环境中获得安慰和稳定。“治愈系”能够在日本孕育发展不仅与日本的泡沫经济关联紧密,还因为日本人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和改进能力,日本的消费者乐于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而非奢侈的体验,从其著名的茑屋书店和 MUJI 就能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最美书店——茑屋书店由日本设计师——池贝知子设计,被称之为世界最美书店的确值得,首先从建筑上看一进去就会让人陷入书的世界又有些像走进了哈利波特城堡。

艺术氛围的呈现,无论商业空间还是私宅设计,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然而,书店中,令人回味的还有电影和音乐,你可以选择在窗边享受着阳光,喝着咖啡,坐下来慢慢欣赏。

茑屋书店,不仅仅是一个综合书店,更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活出自己比想象中更难,好的空间始终是可以面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场所,以一种新的方式去体验文化,恰恰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印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极简。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之外,在所有无印良品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其品牌标记。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在商品开发中,无印良品对设计、原材料、价格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例如服装类要严格遵守无花纹、格纹、条纹等设计原则,颜色上只使用黑白相间、褐色、蓝色等,无论当年的流行色多么受欢迎,也决不超出设计原则去开发商品。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将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愈系设计是有趣且人性化的设计。它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情感,企图和人的内心产生共鸣,抚育人的内心,并完成空间信息的高效传递。治愈系设计在中国的传播和日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经历了城市高速发展和人群流动性加快。人们在没有根基的时代洪流中,面临着身份迷失所带来的无所适从。

近些年人们对治愈系设计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具有治愈功能的设计在多个领域都有体验,不仅在工业设计、产品设计领域,包括影视领域也推出了许多慢生活类综艺,例如向往的生活等。社会经济的发展衍生出了文化氛围,也影响了设计的发展方向,治愈系设计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

01治愈的过程

治愈的过程可以被拆分为生理治愈和心理治愈两个部分,也就是感觉的净化和知觉的升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理治愈主要是通过五感传递给自己的物理信息以达成对于周围空间的自我感知,这些感知会触动内心并起到一定的治愈作用。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场景氛围来恢复自身的能量,让人在空间中获得充分放松的体验。

心理治愈主要是通过空间所承载的内容来启发人的想象力,让人短暂与现实世界进行隔离。一是将历史、人文等文化性因素植入空间,让人能跨越空间距离与历史进行对话,短暂跳出现实束缚,产生心灵的释放。二是通过空间触发人的记忆点,引发人的现象,产生情感投射的效果。设计的关注点便由原先对层面形式、颜色的表现转而关注人的感知和知觉,有利于更好的引发人的共情,完成身心的洗礼,达到心理治愈。

02空间环境心理“治愈”手段

当人们置身于一个空间环境中,身体和精神会与空间进行不间断的对话,以至于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将自己彻底从空间情境中分离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想记忆: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和触觉体验都可以触发用户的空间感知,对大脑进行刺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经历都会在潜意识里留下痕迹,当遇到某种物体时便会触发这种情感。日本的桌面设计师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又被称为“直觉设计”,就是通过作品将人们的无意识行为融入日常用品中,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放大生活中的细节,将工业设计和互动设计完美结合在一起,比如桌面的钥匙总是无处安放,盛米饭的铲子总是找不到等。

情感共鸣:我们所接受的文化,所接受的教育,所经历的人和事都会在脑海留下痕迹,并在某个时间引起感情的波动。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手段,一个空间对于情绪的调动不仅只限于五感,同样也有空间环境中所带有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空间给人带来的情感共鸣,往往也能给人以意想不到的鼓励效果,这种不断的交流和互动最终将会变成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设计中,空间氛围的营造将直接影响着游客的空间体验。设计师在对空间进行设计时,不仅要了解空间的形态、色彩、材质等物理因素,还要熟悉空间场地所在地的传统习俗、传统工艺等人文因素,将两者结合打造才能创造治愈的空间氛围。

环境设计中以“人”为主体,便是人性化设计的内核。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设计也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习惯以及体验感受,不断出现了以修正、改良为主题的设计作品。

在原有的设计作品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不断给予设计受众新的体验和感受。美国心理学家德西表示:从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自我决定是对人们过去经验的判断。它是个人依据自身需求所作出的主观判断,所有的设计作品,不管是音乐、工业设计还是服装作品,其创作的出发点都是让设计受众有好产品体验和舒适的环境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分享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商务合作可添加Yi老师微信,欢迎进群交流。

超级设计师联盟社群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