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如今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打压,中美之间的裂痕似乎已经无法避免的逐渐扩大。
有无数专家学者预测,中美之间会从“竞争——合作”走向“竞争——对抗”。
在当下的场合,弄清楚美国精英层对中国的看法尤其重要,正如《孙子兵法》中那句老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今天,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两位出身截然不同的美国政府高官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第一大国”在近二十年来,究竟如何看待中国?

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
罗伯特·盖茨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出生于1943年,基本上可以算是美国的战后一代。
毕竟那时候盟国的胜利还未见得,但“美国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如同大部分美国的成功人士一样,盖茨从小成绩优异,毕业后顺利进入美国政府工作,受雇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我们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经常看到,美国的CIA特工上天遁地,无所不能。
那肯定是电影里的夸大,但美国CIA和其他国家的情报部门的确有很多不同。

比起一般的情报部门而言,CIA被称为“带牙的情报机构”,因为其有相当程度的独立和极其强大的执行权。
也因此,CIA的主官,是整个美国公务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再说的直白一点,CIA局长那真可谓手握重权。
而盖茨1979年就在中情局担任重要职务,主要负责对苏情报工作,那年他才36岁。
1987年,里根提名盖茨当选中情局局长,由于种种原因,被否。
到1991年时,老布什任命盖茨为中情局局长,这下他总算荣登美国情报机构最高领导的地位。
时年48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情报局局长。
这时的盖茨可谓春风得意。

在任期结束后,盖茨离开了白宫成为一名自由学者,常常著书立传。
这时的苏联已经崩塌,全世界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中国。
盖茨就将目光放到了中国身上,他开始仔细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政策,研究中国的历届领导人和他们的喜好,就连他的博士论文主题都是“苏联对中国的政策”。
可见那时,盖茨已经将重心从苏联转到了中国头上,这既是一种对敌国情报的研究,也是一种对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喜好。

2006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失败,罗伯特·盖茨这位美国历史上唯一任期跨越八位总统,并先后参与过共和、民主两党的元老,再次被启用,临危受命担任国防部长一职。
此时的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经济开始逐渐腾飞。
盖茨先后两次访问中国,并留下了他对中国的著名论断——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强国,将来也不会改变”。

2011年元月九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应邀访华。
彼时的中国经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并且中国走出了西方社会炮制的“中国奔溃论”,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逐渐被提上日程。
这时的盖茨一方面从中国的历史角度评价中国,认为中国在人类历史上是个独特的国家,拥有数千年璀璨辉煌的历史,并且这些习惯习俗流传至今。
他说:
“中国的历史赋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赋予了中国人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特征,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个强大的国家,今后,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中美两国能在全球治理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除了对中国十分“客气”的褒奖之外,盖茨也从未来竞争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作为中国的客人,竟然在访华前夕明确表示:
美国五角大楼将会增加对未来武器的投入,包括新一代驱逐舰、战斗机及军事基础科技等,以此来应对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冲中国的“军事威胁”。
同时,针对中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战斗机首飞成功一事,盖茨也做出了相关评价。
“中国虽然拥有了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和强大的反舰弹道导弹,但如果中国认为‘次贷危机’会使美国变成一个走向衰弱的国家,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美国是个有韧性、有活力的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美国会走向未来。”

通过盖茨两方面截然不同的发言,我们能看出一些欧美政客的“特点”。
他们拥有丰富的同发展中国家打交道的经验,他们往往会从历史、人文、社会等方面赞扬有合作价值的国家。
但与此同时,面对他国科技和军事实力的进步,他们又显得焦虑异常,生怕别国会超过自己。
当年中国的歼-20和东风系列导弹的横空出世,让一部分美国人开始对中国充满焦虑,盖茨对此作出了前瞻性的准确评价:
“我认为,中美两国的关系并不会因为我的访华,或是中国领导人访美而回到过去,只能说,有些事情动起来就已经算是一种积极成果了。”
不愧是美国政坛不倒翁,盖茨的话一针见血。

十年后,随着“重返亚太战略”、“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冲突,中美关系终于从过去的“边竞争边合作”变成了“彻底地对抗式竞争”。
盖茨可能在十年前就预见到了今天。
盖茨及他所代表的政治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不可阻挡,美国方面不得不承认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强。
对于中国的强大,盖茨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冷静地看待,以合作为主,以打压竞争为辅。

通过科技封锁的方式锁死中国产业升级,同时继续广泛的与中国交流及经贸往来,以美国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同化普通中国人。
用美式的“普世价值”让中国人中最聪明的那一部分,到美国为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工作。
不需要过于强调中美间的制度不同,而是拉拢中国。
长久地削弱中国的独立科研能力,将中国纳入到美国经济循环的下游,使之长时间的受制于美国。
可以说,盖茨作为一个政治家眼光非常毒辣。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悠久的历史,又是个拥核国家,如果矛盾在可控范围内,中国自然愿意同美国来往,学习先进知识和文化。
但如果美国将中国逼到不得不“自力更生、自主研发”,那将会迫使中国将自身制度优势彻底发挥出来。
集中自身的天量资源到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攻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科技的“护城河”。
今天中美之间的关系正是如此。

盖茨虽然建议美国政府对华“温和”,用“软刀子”杀人。
但显然,过去横霸世界七十载的美国早就没有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智慧,妄图用蛮力直接压垮中国,结果适得其反。
像盖茨这样经历过冷战一直到现在的老牌政治家算是美国的底牌,他们拥有长久的阅历,和处理无数矛盾的实际经验,能够深刻洞见国际局势的发展。
前美国交通运输部部长————赵小兰
如果说盖茨是老牌美国政客,那么赵小兰则代表现代美国的政坛,多元、花哨、党政愈发激烈。

赵小兰的父亲名叫赵锡成,毕业于上海交大。
后来赵锡成远赴台湾,而后又赴美留学,以惊人的成绩和聪明的头脑成为航运方面的大鳄。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造船与航运事业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太大,举步维艰。
赵锡成出于爱国情怀,将大量订单下到中国,并为中国航运、造船业广泛的介绍世界顾客,牵头中国航运、造船走向世界。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赵小兰自然也非凡品。

1953年,赵小兰出生于台北,八岁那年她随全家移居美国,自小在美国名校上学。
1979年,赵小兰以满分成绩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并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她还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达特茅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一毕业就进入美国花旗银行工作,妥妥的人生赢家。
随后,在父亲的支持下,赵小兰开始涉足政治领域。
她先是担任“白宫学者”,随后步步高升,到1989年时被总统布什任命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这一年她才从政五、六年而已。

1993年,赵小兰同肯塔基州联邦参议员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结婚,此人现为美国共和党参议院领袖,俗称“党鞭”。
这个时候,赵小兰及其赵氏家族的势力在美国已经横跨政商两界,是美国新兴的庞然大物。
赵小兰在政坛沉浮将近十载,终于在2001年当选总统小布什内阁的劳工部长。她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内阁的华裔,同时也是内阁中的第一位亚裔妇女。
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较好的中美关系。
作为唯一一个干满了小布什两届任期八年时间的部长,赵小兰捞足了政治资本,并在2016年出任特朗普政府的交通部长。

2021年,美国发生千载难逢的政治事件“冲击国会山”,随后赵小兰迅速与特兰普切割,宣布辞去交通部长一职。
纵观赵小兰的一生,我们能发现现在的美国政客和过去又大不相同。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族群细分之繁杂令我们国人瞠目结舌。
哪怕是占到社会百分之50以上的白人群体,也分为德裔、意裔等,更何况是非裔和亚裔了。

在晚清时期,由于清朝的国际地位低,华裔往往是社会的最底层,在整个美国社会的歧视链中,亚洲面孔似乎最为吃亏。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赵小兰的当选是跨时代的,也从侧面见证了如今美国政治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怪象——“政治正确”。
赵小兰既是少数族群,又是女性。
不论是小布什还是特朗普,希望赵小兰能够出任自己内阁部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吸引华裔(亚裔)、女性选民给自己投票。

类似于这样的“政治正确”,在美国社会中比比皆是。
这无形中放大了美式票选民主中的缺陷,举个例子,为什么特朗普一定要和中国如此强硬地开展贸易战?
正是因为他的票仓,即选民的基本盘都是美国农村或小城镇里的工人阶层。
这部分人在美国的产业空心化潮流中被抛弃,收入不断降低、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他们愤怒的想寻找原因,可如何向他们解释这种现象的本质,是美国金融产业发展、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等等一系列复杂原因导致的必然结果?
特朗普只用了三个字就让这些人找到了发泄情绪的地方:“怪中国。”

也因此,像盖茨那样成熟且理性的政治家越来越少,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争越来越严重,这其实对应的是美国社会的割裂和分化。
这也间接导致了美国作为一个整体,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善变。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今美国政坛的战略水平比起以前大为不如。
此时我们必然要修炼好“内外功”,“外功”就是了解敌人;
“内功”则是发展好自己,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