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拒绝加班竟然被判赔偿公司1.8万元?拒绝加班难道有错吗?员工不是有拒绝加班的权利吗?我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详情】

2017年有媒体报道,江苏两员工因拒绝加班被判赔偿公司1.8万元。职工们的维权事业还未见预期成效,却反倒有员工因拒绝加班被公司索赔。这样的荒谬结局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班没有加班费的现象在职场上是屡见不鲜,因此所有人都对“加班”这两个字深恶痛绝。

能按照加班时长让员工拿到相应加班费的公司少之又少,违反劳动法,让员工超时加班的公司却随处可见。

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劳动法》未按要求落实的现象层出不穷,全网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让大家不要再“白打工”。

可是公司没被治理,员工却因拒绝加班被罚款了。此等荒谬结局让广大网友发出质疑,难道法律真的只保护有钱人的权益吗?普通百姓的权益又由谁来维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一层层揭开事情的真相。

小张和小李是江苏一公司的质检员。2016年5月14日(周六)上午他们在公司加班给产品做质检,下午拒绝继续加班,导致公司的产品没有如期交付。

公司被甲方按合同扣除了12W的违约金。因此,两人被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这12W的违约金。

看到事情原委不禁令小编好奇。难道产品没有如期交付只是两位质检员的过错吗?这么大的项目却因两位质检员的临时变动导致无法完成,公司的控制风险能力是不是太低了呢?

让员工加班完成工作是不是前期工期分配不合理导致的呢?公司要求两位质检员全额赔偿12W合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发现,延迟交货确实不能只怪小张和小李。首先,作为一项工程量大,且有签署延期交货需赔偿违约金的项目。

公司应该对其科学分配,细化每天工作进度,而不是到交货前让员工加班匆忙赶工。其次,小张和小李并没有在正常工作时间偷奸耍滑,只是拒绝加班,所以也不是由于小张和小李没有及时完成自己分内任务导致延期。

最后,公司因为两位小张和小李临时拒绝加班就不能正常经营,可见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公司经营有风险是正常现象,所以不能将责任全部怪罪到小张和小李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评析】

1、小张和小李为什么被判赔偿公司1.8W元?员工能不能拒绝加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规定,以下情况员工不可以拒绝加班: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四)未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在上述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组织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可不受法律规定的条件限制,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法律条文是对员工不能拒绝加班的情况规定。可是小编逐一分析,小张和小李拒绝加班既不涉及到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也不涉及生产和公众利益,更不是必须在假日才可以做的工种,也不属于特殊任务或农副产品类目。

并不属于以上员工不得拒绝加班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小张和小李拒绝加班仍被处罚了呢?

问题出在劳动合同上。小张和小李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里均有一条:

“甲公司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的,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同意,依法安排劳动者补休或依法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上述劳动合同同时约定,当事人一方故意或者过失违反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并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院的判决书表示,经过查询小张和小李往日的打卡记录,确实存在过节假日加班后给小张和小李补休的情况。

小张和小李当时没有表示异议,视为同意合同里的此项内容。公司可以预期小张和小李会根据安排加班,按时完成工期交付货品。

但是小张和小李在明知道此项目紧急,且会产生违约金的情况下,无视公司利益,不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义务,导致公司违约被扣除12W货款。小张和小李对此存在过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赔偿。

法院如何确定赔偿金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院判决虽然二人有重大过失需要对公司的违约金进行赔偿,但是延期交货使公司产生违约金是在公司的经营风险之内的,不能要求小张和小李赔偿全额。

因此,法官综合考虑两位小张和小李的收入水平、公司经营管理疏漏责任以及损失金额,决定判定小张和小李承担百分之十五的责任,共同支付18000元的赔偿金

因此,小张和小李被判1.8W赔偿金的主要缘由是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有相关条款。大家签订劳动合同一定要看清楚各项内容并估量后果,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案件并没有到此结束,公司对1.8W的赔偿不满,提起上诉,要求小张和小李赔偿全额12W元。

这个时候法律对员工的保护就显露出来了。二审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

从公司上诉来看,公司认为此次货物延期直接责任是小张和小李拒绝加班导致延期。公司在经营安排上没有问题。

小张和小李之前对合同内的加班补休相关规则没有提出异议,因此视为同意此规则。小张和小李有义务在公司业务紧急时候加班。

公司对其按时参与加班完成工作可以附有预期,没有过错。所以应该由小张和小李全额赔偿。

二审认为企业经营风险应由公司承担,固然小张和小李有过错也是有限的,公司应与小张和小李共同承担此次赔偿。

由于小张和小李没有上诉,视为对一审结果认同,公司又不能完全证明其经营管理没有问题,因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劳动合同由谁监管呢?劳动合同中的不合理条例必须要按合同执行吗?

此案件再次让我们看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为了得到理想的工作,即使劳动合同里面出现不符合人们预期的甚至不符合《劳动法》要求的条款,多数人也会签订。

因为很多公司的劳动合同都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条款,想要找到完全符合按照《劳动法》规定制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已经很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否定的。劳动合同中部分不符合《劳动法》要求的条例是无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判定无效。

因此,即使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后续有争议时仍然可以通过仲裁合同无效或合同内部分条款无效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此案例之所以依照合同条款对小张和小李索取了赔偿金是因为相对条款并没有违反劳动法的规定,且小张和小李默认接受相关条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虽然可以通过仲裁的方法维护员工权益,但是有关部门加强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从根源上对公司的劳动合同作出有效的规范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员工权益,减少后续的一系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