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促进海洋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2023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经校团委推报、专家推荐等环节,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简称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炜琪荣获2023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炜琪,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2020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入职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在大湾区的姚炜琪从小就被海洋的神秘与壮阔深深吸引,因此坚定地选择了海洋科学这一专业。出于对这一领域的热爱,她决定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球科学系留学深造,深入探究海洋硫循环与气候变化。在博士学习期间,她发现了在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海水硫同位素信号发生异常快速升高和恢复的记录,她的发现为当前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海洋脱氧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项工作发表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Science上,并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多伦多大学完成学业后,她前往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行博士后工作,继续深入古海洋和古气候领域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炜琪了解到深圳正在全面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正处于提高我国海洋核心竞争力、发展海洋强国的关键节点,她决定学成回国后加入位于大湾区的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肩负起为祖国培养新一代海洋科研人才的责任,激励更多的同学勇敢追求海洋梦,努力成长为海洋科技强国的储备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南方科技大学组建了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队,继续气候变化与海洋脱氧研究,近期在Nature期刊发表海洋脱氧机制的评述论文,呼吁更多的科学家们关注气候暖化与海洋健康,强化我国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地位。

作为一名对科研充满激情的学者,姚炜琪的学术经历及其贡献显著,研究成果为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海水化学及氧化还原环境、潜在生态效应等提供了新技术与新思路,为解读深时环境变化与地球宜居性提供研究范式,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深海-深地探测等重大需求,为落实“十四五”规划以及气候变化这一列入联合国公约的全球问题提供科学实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炜琪的科研成果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EPSL、GCA 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和专著章节上发表论文,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被联合国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多次引用,获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Harry Elderfield 优秀论文奖,这是一个每年全球仅授予一人的荣誉。姚炜琪作为90后青年科学家代表,接受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专题采访,致力于古海洋古气候领域的科普活动与学科建设。

据悉,本次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通过推荐、自荐等形式,征集一批40周岁(含)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团队,对他们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导,面向海洋科技前沿、面向海洋经济主战场、面向生态环保蓝碳护海的典型案例进行推荐,广推新时代青年“科技明星”。经组织推报、专家推荐等环节,最终确定“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10名、“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20名。

海洋系致力于高水平人才团队特别是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前,在2023年“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中,我系副教授曾芝瑞入选“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人选。

相关阅读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南科大团委。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