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卢方面的舰载航空兵陆基基地从1965年就已经开始使用,不过一直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首先就是该国的航母总数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在冷战时代最多时,曾经同时部署有4艘中型航母,到了冷战后期与当今萎缩到只有1艘。而所谓的庞级大型航母,项目在2035年之前都不会启动,至于正式服役很可能到2050年了,完全属于是远水不解近渴,根本指望不上!航母总数的减少,就导致航母的预设作战区域的大幅度萎缩。该国在有4艘航母时,还要兼顾大西洋与地中海两个防区的作战设定。但是在只有1艘航母之后,就顾此失彼了。当年把航母陆基储存与训练基地放在大西洋边上,明显是准备以大西洋方向的作战为主;冷战时代设定目标就是要防止苏联海军的大规模南下。至于地中海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则是次要的。不过现在戴高乐号航母与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都以地中海边上的军港作为长期的母港。这就导致在唯一的航母非出动期间,所有的45架舰载机都要飞过高卢的整个本土,去另外一端的基地临时存放与训练;实在是有点南辕北辙。比这种不方便更可悲的是,因为航母本身的规模缩减,导致大西洋边上的唯一陆基综合基地,最近30年来几乎没有什么设施的更新。最大的变化,不过是在把水泥停机坪上人工画出的航母等比例“甲板”,由过去的福煦级,改变成了戴高乐级。但是在其上面,最多训练一下舰载机的模拟甲板调度,根本无法实际陆地弹射起飞与陆地拦阻降落!因为根本就没有在陆地上设置与航母本身上安装的C13蒸汽弹射器,以及同样是原装进口的油缸拦阻系统。如果阵风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E2C预警机还想在陆地上进行起降训练,只能移动到该基地的另外一侧的、3000米级的跑道上进行与陆基飞机一样的滑跑起飞;完全无法获得与真实的航母上蒸汽弹射起飞相同的训练体验。总的原因,还是在于所有弹射与拦阻关键设备无法自主制造;又舍不得另外高价购买一整套系统装在陆地上用于训练,只能长期将就了。如果说英法两家因本身国力与舰载航母兵规模的限制,都在因陋就简。但是作为冷战的两大霸权之一,在军事上疯狂投入,准备在任何方面都与超级大国全面竞争的强大苏联,为何终其一生,都从来没有在陆地上弹射任何一架舰载机呢?更不用说在真实的航母上实际蒸汽弹射一个架次了!其实苏联方面并非没有从头开始研发当时流行的蒸汽弹射器,也不是因为从1970年代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偏向于滑跃起飞模式;从而把蒸汽弹射技术给“耽误”了:更不是因为外界传说的,因苏联海军主力长期部署的北冰洋附近,冬季极寒的天气容易把蒸汽弹射器给彻底冻住。这种说蒸汽弹射器冬季会冻住的传言;基本是完全没有见识过重型工业蒸汽设备的人,仅凭自己的日常生活常识脑补出来的!真以为数百吨级的蒸汽弹器是与家用蒸锅一样的体量?其实专业的工业用蒸汽,都是300摄氏度起步,压力也高达至少十几个兆帕。就算是长时间暴露在零下50度的室外,也绝不可能被完全冻住!这就像是数千米深度的海洋水体,也无法熄灭海底爆发的火山是一样的场景。因为基本原理都是:巨大而持续的总热量与高温高压,是绝不会被外界薄薄的几层普通低温接触流体快速降温;至于完全冻结则更是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最终没有实际用上蒸汽弹射器,哪怕是陆地训练版本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一贯的粗枝大叶、自我作S;总之就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