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塬镇沟李杜家的故事

在华阴近百里方圆的地界上,百十年来广为流传着孟塬镇李大财东家杜家良善济人的故事。

沟李是华阴孟塬镇的一个大村落,杜家是自明清以来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大财东家。杜家是怎么起家的,没有人能够说清。相传杜家的先祖,是朱元璋大将李文忠的部从。李文忠遇害后,为避难辗转逃到陕西,最后落脚在沟壑纵横、地势偏僻的华阴孟塬镇山跟前的沟李村。到上世纪初,沟李杜家成了孟塬镇最大的地主,其土地之多,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一个大大的孟塬镇,有近一半的土地都是杜家的。

孟塬多是贫瘠的山地、坡地、塬地。一到荒旱之年,便会粒颗无收。很多贫苦农家,全凭土地收成谋生,遇到连年灾害,便彻底无法生存了,只好变卖土地,延喘度日。杜家有钱,常救济贫苦,与穷人不讲价钱。于是,不少人便把土地或卖或佃,给了杜家。杜家得了土地,还得佃出去。佃给谁呢?其实土地都还在原主人的手里。只是杜家出了笔救济钱,名义成了土地的主。杜家从来不收租子,谁家爱缴就缴,不缴也从不过问。其实,也没法过问,连谁佃了土地都没详细记账,很多情况都说不清。

新中国成立后到土改前这段暂短的时间,国家以土地征税。杜家有孟塬近一半的土地,缴粮是一个巨额数字。杜家从来就不收租子,拿什么缴?一时,帮杜家、替杜家缴粮,成了镇上老百姓风传的口信。于是,在政府征粮的那段日子里,从镇上到县政府的条条路上,都有推车的、肩扛的、担挑的替杜家缴粮的人流。在当时,那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今日,那是话在老百姓口中的激动人心的史诗。

沟李杜家不收租,靠着老上辈传下来的几百亩的土地,长年雇佣着几个伙计(长工)耕种着,以支持一大家子日常生活之用。

沟李杜家的贤善之举,也是其老上辈一直传下来的。沟李是个大村落,村西又是蒲峪水,因距县城和大镇子都很遥远的缘故,方圆几十里以沟李为中心自成集市。每逢集日,杜家便让伙计烧一大锅汤,夏天是绿豆汤,春秋是米汤,放在大路口供来往赶集人解渴解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家拴在门外的耕牛

杜家有不少骡马牛大牲口,喂饱了拴大门外,长年如此,无偿供贫苦家庭耕地拉磨之用。谁家有事要用牲口,不用打招呼,自牵自用,用完后也不要喂,拴回原处即可。

从上世纪初年到1949年前后这段时间,沟李杜家的传人叫杜xx。人称杜大掌柜的。其善德之举,乡人传颂者甚多。据说有一年, 50多岁的杜大掌柜的,请了当地一个有名的风水先生,想给自己提前看好穴(墓)地。风水先生到家后,大掌柜的连日好吃好喝招待,闭口不提看风水的事。风水先生不好意思老吃白饭,推说自己还有其他事要办,赶紧看好穴地好走人。大掌柜的说:“今儿天迟了,明个早上吃完饭,咱早早出去到地里看看。”第二天吃过早饭,大掌柜的陪风水先生刚走出城门,远远地看见路边的一棵大柿树上,有一群小孩在摘担柿。大掌柜的不由分说,拉住风水先生的手就往回走。嘴里连连说着:“今儿不看了,今儿不看了。”风水先生一头雾水。大掌柜的笑着说:“回去说,回去说。”回到家里,重新沏好茶,抽上烟。大掌柜的才慢悠悠地说道,路边那棵大柿树,是他杜家的树,村上孩子平时恶作剧时都害怕他。远远地望见他就作鸟兽散。村里大人不准孩子摘担柿,一是怕危险,二是嫌糟蹋果子。如果他们再往前走,孩子们远远瞅着他了,必然惊慌失措,赶紧从树上往下溜。万一哪个孩子一闪失摔下来,有个三长两短,就不好了。何况路旁就是沟,挺危险的。风水先生听着笑了,不动声色地喝了会儿茶,抽罢烟,便起身收拾东西要走。大掌柜的忙说:“咋走,穴地还没看呢?”风水先生说:“平时常听人说你杜家之德,还不以为然,今日算是亲见了。你老人家埋哪里都是好穴地,住哪里都是好风水。”大掌柜的看拦不住,连忙取出如数酬金相谢。风水先生谢绝:“连地里都没去,要什么酬金?”大掌柜的说:“借你先生吉言,你已看了最好的风水。酬金当然得照付。”风水先生推辞不过,欢谢而去。

还有一年,快到年关了,孟塬镇上有个小伙,家计无着,万般无奈,于是铤而走险,从放牛娃手里偷走了杜家的一头骡子。事情很快就败露了。人们多以为这小伙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偷杜大财东家的骡子!这下得招大祸了。杜大掌柜的得信后,淡淡地对伙计说:“吆头骡子,驮两斗麦,两斗包谷,把咱家的骡子赎回来吧。”伙计不解,认为不报官,不责罚贼人,已是轻饶人了!怎么还要送粮食给贼人,说是把自家的骡子赎回来呢?杜大掌柜的说:“年底了,八成是老婆娃过不了年了,才做这事。给点吃的让过个难关嘛!”言之所及,连一偷字都不出口,其仁德之心,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水先生与杜老先生看穴

沟李杜家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这几百年中,有几大特点很为人注目:第一是从不结交官府。第二是只教诫子孙读书识字明理义,却从不教子孙博取功名。所以杜家几百年中从没有人做过什么官,甚至连个举人秀才的功名也没有取得过。

还更有让人称奇的现象,就是杜家的祖坟从不封口。先辈过世棺木下葬后,墓口一直开着。柏树合抱、基冢端严的杜家祖坟是一大景致。年长的人说,他们幼时玩耍,常去杜家墓地里,进去围着棺材捉迷藏。其实,这些都是杜家祖上切身经历得到的大智慧。不结交官府,才不会招惹官祸;远离功名,也就远离祸患之源;不图功名图安然。大财东家,盗贼多贪念葬中财宝,时常有人图不轨之心。先人墓葬就不封口,坦坦荡荡、明明白白告诉你,棺里只有故人,而无财宝。杜家能有明清以来,几百年传世不衰的历史,其奥妙也多在这些代代相传的处世智慧里。

至杜大掌柜的这代,杜家的情况有了很多变化。也许是威威赫赫的皇权的远去,让杜家放下了传统的戒惧之心。大概是1922年,胡笠僧任陕军新暂编二师师长,闻华阴杜家贤名,聘任杜大掌柜的三子杜荫亭为军需官,后改编为国民二军,1924年10月随冯玉祥进北京,杜荫亭仍为军需官。1924年至1925年间,胡笠僧任河南省督军,杜荫亭任河南省财政厅厅长。再后来,杜家的子孙多有参加革命工作的。

1951年土改后,地主家所有的土地都分归农民所有。杜大掌柜的便把祖上积攒下来的财物交给政府。据民间传说,杜家从祠堂里挖出6大瓮铜钱,拉了10多马车捐献给县政府。政府奖励了杜家一大笔钱。杜大掌柜的又用这笔钱,做了最后的一件大善事,为沟李村里修了一座学校,这座学校一直沿用至今。

华阴孟塬镇的沟李杜家,是华阴地方文化一朵耀眼的奇葩。它的产生和存在,对华阴人的道德教化作用,远远地超过那些高台上的所谓的高大形象。因为,对于华阴人来说,沟李杜家的善德贤举,是耳濡目染的真实的存在。沟李杜家,是华阴文化的骄傲。

【作者简介】

严富余,1963年8月生,华阴市华山镇王道一村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就职于华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华阴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酷爱民俗文化。曾在《陕西宗教》《渭南日报》《华山风》等刊物及网站发表百余篇文章。编辑出版《华阴民俗》一书。

王开印,197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渭南市美协会员,华阴市美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