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不合规,要看“先例”。巧的是,在填海造陆这个问题上,正好有个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先例,也堵住了欧美西方国家的嘴巴,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日本给出了先例:在太平洋上,菲律宾海附近,有一个由5块礁石组成的岛礁,被称之为“冲之鸟礁”。冲之鸟礁距离日本东京有1700公里,最初只有在退潮时才会露出海面,涨潮时只有北礁和东礁会露出数至十数厘米。

最初,冲之鸟礁由西班牙发现,后来被卖给了德国。一战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的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其中包括了日本指名要这几块石头。然而,二战爆发导致了日本计划修建灯塔和气象观测站的搁浅。到了1968年,日本依然受制于美国,于是,美国与日本签订了《返还小笠原协议》,其中包括了冲之岛礁这几块石头。然而,由于长期受海水侵蚀,5块石头只剩下了两块。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冲之岛礁就算是自然消亡了,日本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管辖权了,依附这个岛礁产生的经济专属区也不复存在了。但日本并不愿意放弃到自己嘴边的肥肉,于是想到了围礁造岛这样的“歪门邪道”。不过,这一操作遭到了我国和韩国的反对,理由是:本来就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岛礁,本不应该拥有领海和经济专属区。

于是,日本改变了策略,声称要在冲之岛礁建立一个无人观测哨用于科研活动。如果日本的目的达成,那么冲之岛礁便有了正常的利用价值,是可以为人类提供经济活动的。这一操作得到了美国的默许,西方国家纷纷表示赞同,日本由此声称得到了冲之岛礁旁边的领海,还拥有了其经济专属区。

那么,什么是领海?什么又是经济专属区呢?

1982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部法律,称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这部公约,国家可以在其领土以外的12海里范围内宣布领海,其他国家不得随意进入,否则就是侵犯主权。在领海的基线外,国家还可以宣布经济专属区,延伸200海里,其他国家的船只可以在经济专属区内进行“无害通过”,比如商船、货轮或者邮轮等都可以自由进入,但军舰不行。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军舰可以经常在南海转悠呢?这涉及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南海岛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行使影响力。我国在南海与多个国家存在岛礁争议,因此涉及到的领海和经济专属区也存在争议,美国便利用这一点。此外,美国不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12海里领海,只承认自己制定的“3公里领海”。这使得在美国自己的法律框架内,美国在南海行动的范围增大了。为什么美国要坚持自己的“3公里领海”呢?原因在于,制定“12海里领海”规则的初衷是为了给当事国提供更大的战略空间,但美国不需要这样的空间,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国同时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军事大国,有足够的战略深度,无需在自己家门口制定“12海里领海”。

然而,南海问题终究会解决,岛屿最终会回到中国的控制之下,因此美国希望在南海保持“无害通行”的权利,以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不过,这种行动也引发了我国和其他南海沿岸国家的关切,因为它可能破坏了地区的稳定和和平。

总之,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存在许多复杂的问题,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往往不一致。在南海问题上,各国之间的争端和争议依然存在,需要通过外交途径和国际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