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林徽因第一时间找到凌叔华:“把你保管志摩的百宝箱交给我吧,这些东西不能再落到陆小曼手里了。”

这个“百宝箱”,徐志摩称之为“文字因缘箱”。里面保存着他的珍贵稿件、日记和他与林徽因的信件。这些都是他的心血,需要托付给他最信任的人。

而他,选择了凌叔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叔华,民国文坛三大才女之一,生于文化古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是其父第四任夫人所生,姊妹四人,排行第三,在家里排行第十。

古城的灿烂文化和环境启迪了她的天资才华,影响了她的爱好和生活。后在文学创作和绘画方面都有优异的成就。

她的作品除了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及散文集《爱山庐梦影》外,还有短篇小说自选集《凌叔华选集》和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的《凌叔华选集》等。

凌叔华由于家境优越,她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一个一起交流的地方。徐志摩经常往来于此,他们两人逐渐由文学发烧友,发展成为挚友,经常书信往来。

后来凌叔华非常坦然承认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说:“我们之间没有男女间的爱慕之情,他更适合做大众情人,并非是做丈夫合适的人选。我有男朋友,和陆小曼也是闺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志摩也把凌叔华当成红颜知己,把重要的事情放心的委托与她。

徐志摩的《康桥日记》是他1920年在英国留学期间写的一本日记,主要记录了他在康桥的生活和感受。日记中,徐志摩详细描述了他在康桥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以及他对于自然风景和人文环境的感受和思考。

此外,徐志摩的《康桥日记》和林徽因也有一定的关系。两人曾有过一段复杂的感情经历。在徐志摩的《康桥日记》中,有一些内容是关于他和林徽因的交往和感情的。

具体来说,徐志摩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和林徽因在英国留学期间的交往情况,包括他们一起参加文化沙龙、一起游玩、一起学习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话题。徐志摩在日记中表达了他对林徽因的欣赏和倾慕之情,同时也记录了他们之间的一些感情纠葛和矛盾。

徐志摩和陆小曼蜜结婚后,他把这本日记和“百宝箱”都交给了凌叔华保管。

1928年,徐志摩拿回箱子,整理手稿时被陆小曼发现了日记,陆小曼怒火中烧一把火烧毁了它。

徐志摩为了保护其他东西,又把“百宝箱”放回到凌叔华那里。

然而,徐志摩的死打破了凌叔华的平静生活。林徽因先一步找到凌叔华,打算要徐志摩的手稿。凌叔华以自己不能做主为由,婉言拒绝林徽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林徽因并不死心,又找到胡适帮忙。胡适找到凌叔华:“叔华,新月社的作家们为了纪念志摩,想把他的手稿整理后出版成书,你把他的箱子给我吧。”

出于对胡适的信任,凌叔华把百宝箱交给了他。但她千叮万嘱:“适之,箱子我原封不动交给你了,请好好保管,整理好文稿后,请最后一定交给小曼。”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胡适还是将百宝箱给了林徽因。

不过,《康桥日记》之后遗失已无从追究。

而此事成为凌叔华最为内疚的一件事,直到临终还念叨着徐志摩没有保管好故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