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如果不叛变,他只会老死家中,带着一身的功劳去世(大魏诸葛亮),其家族任然会继续存在,该当官当官,只不过不在权力的最核心圈子里罢了。司马氏篡曹魏是不得人心的,不然也不会先有夏侯霸降蜀,后有淮南三叛,最后直接弑君,为了掩盖这一个污点才提前发动灭蜀之战。如果蜀汉可以像兴势山之战一样大胜,那么作为篡逆之辈的司马氏可能也会像曹爽一样迎来自己的末日,被其他忠于曹魏或者表面忠于曹魏的氏族像高平陵一样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逵和司马懿是老乡,所以贾充能融入到司马派系,石苞邓艾出身寒门但是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进入官场。结交朋友品鉴人物比如何宴夏侯玄丁谧,这些人行为处事像是名士,但是身份更偏宗室一点,丁家算是曹家合伙人。毕轨李胜张当这种是没那种机会,而且官二代也就是发达了一两代。再看看司马懿的铁杆,王观卢毓孙礼蒋济王昶郭淮这些人,基本都是世代为官传承百年的名门望族,和曹爽圈子那些人还是有挺大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者换个角度说,曹爽集团核心大多和曹操有关,要么是曹操的亲戚,要么是曹操的老乡,又或者是父辈跟着曹操才有今天的地位,没有曹操建立曹魏没有他们的荣华富贵。司马懿集团核心大多是累世公卿,像什么太原王氏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范阳卢氏这种,在东汉时候就家世显赫,察举制下互相推荐互相收对方家族的人为门生故吏,关系盘根错节,曹爽是动了这些人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爽的朋友除了宗室基本就是曹魏老臣这类人,本来应该在士族和宗亲之间中立的也被曹爽挤兑去司马懿那一边。高平陵之变很多帮着司马懿的并不是和司马懿有多深交情,纯粹就是看曹爽不爽,扳倒他再说别的。看高平陵功臣其实以后下场很多不好,蒋济陈泰被气死,许允被流放纯粹就是为了反曹爽才去支持司马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凌跟司马懿同样是曹操掾吏出身,都是四朝老臣,资历老、名望高、人脉深,司马懿从诛杀曹爽开始就已经是一条不归路了,在这条路上只能做绝,你诛了曹爽三族,如果对他的残党姑息纵容,人家未来一旦翻身,迎接司马家的只会是灭顶之灾。司马懿还健在,尚且镇得住朝堂,但一旦他没了,以王凌为首的反司马的老臣如果再次掀起风浪,司马师、司马昭处理起来只会更棘手。司马懿诛王凌三族一是消灭后患,二是杀鸡儆猴。所以从司马懿的角度,曹爽三族都诛了,王凌这三族只能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曹操打下统一北方后,为了降低游牧民族治理难度,把大量胡人迁至关内,初期曹魏管理严格,还能让这些胡人老实处于安置地内,后期司马与曹两家争权放松了管理,导致这些胡人因民俗习惯开始分化聚居,形成了一个个关内部落,后来司马家几次想要动刀修剪这些关内部落,但都因内乱未能成行,最后八王之乱,各势力纷纷向这些关内部落借兵,导致胡人得到了用兵和入驻中央的权力,引发了后来的五胡乱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权力结构是不稳定的,政治斗争就一直存在,这就类似于囚徒困境,因为无法判定对方的行为,为了自身安全,就做最极端的行为,这是传统王朝无法解决政权合法性的必然。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死曹爽家族未必就是必然,如果两人辅政还算平衡的话可能权力可以平稳转给皇帝,皇帝能否控制局势或者被架空看他可以有多大支配力,曹爽对勋旧士族的排挤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司马懿也是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是司马师太强了,给了司马懿谋大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