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一次又一次延长上映,越来越多的人被古诗文深深吸引。

看着那“字”,仿佛正徐徐地向你讲述古人先贤们富有智慧的故事;那抑扬顿挫的语言,像一首李凭的箜篌乐曲般,引得人们放慢了脚步,静下了心,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哼唱。

人们翻开古诗文,开始有了阅读和思考,这久违的感觉,充满了神奇的力量。

从此,思路变得清晰,目标变得明确,前途变得越来越光明。

古诗文的魅力不可限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同胞古诗文怎么那么好?

两岸接触日益频繁,我们之间的距离,无法解释地,被那意味深长的诗词,拉得很近很近。

那正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凝聚力。

能做到这样,跟一代代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台湾光复,回到祖国的怀抱。

许寿裳先生在1946年6月25日,接受了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的邀请,来到了台湾。他发挥了自己长期从事教育的专长,提出自己的主张:台湾同胞要努力学习祖国的语文和历史。他把饱含中华文化的古诗文编入了自己编写的教材里,润物无声地播下了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文化巨大的凝聚力,磁石般地吸引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的人们。

强大的认同感,让我们彼此靠得越来越近。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1949年12月,蒋介石仓皇失措地逃到了台湾。

他不仅私自盗走了巨额有形的财富,还贪婪地掠走了数位无价的国学大师。

他一心只想着笼络人心,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国学大师让中华文化在台湾更进一步落地生根,吐出嫩芽,枝繁叶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语文教材内容

要想了解台湾同胞的古诗文功底有多深,就一定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语文教材

仔细翻阅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的占比大大多于现代文,总量达到七成以上。

首先,来看看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部分。

现代文的篇目多是编选了台湾本土的作家。

没有一篇是国外作家的作品。台湾总说自己很开放,在高中语文教材的选编方面完全没有看出来,这是不是也让你吃了一惊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现代文中,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先生的现代诗《再别康桥》,在以本土作家为主的选文中,在多年间,多个版本中,都被选编在高中语文教材里。

另外一点不得不说,现代文大部分是杂记类的散文。从这点可以看出台湾教育,深深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注重启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思考。

六册教材里,一共设计了83课内容,其中古诗文有足足60篇。在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现代文就只剩下了一篇,其余的篇幅完完全全地被古诗文“霸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古诗文的选编方面,有关于体裁、题材、作者方面有哪些侧重点。

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自然不管如何甄选,那些历经千年的经典名篇,都会榜上有名,所以,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篇目。

例如:韩愈的《师说》、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曹操的《短歌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袁枚《黄生借书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登高》、苏洵《六国论》、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龚自珍《病梅馆记》、陆游《书愤》、朱熹《观书有感》、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荀况《劝学》、庄周的《庄子选·庖丁解牛》、诸葛亮的《出师表》、刘鹗《明湖居听书》《吕氏春秋·慎大览》第八篇《察今》、陶潜《桃花源记》,这22篇,在多年间,多个版本中一直被选编在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高中语文教材体裁主要包括:论说文、抒情文和杂记文三种。其中,论说文和杂记文占了总数的一半多。

题材有关于伦理道德包括了亲情和友情,所占比例很大,突出了对学生的社会伦理、道德风尚方面是非常重视的。

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作者的甄选,关注了各个朝代文化,各种文学风格。在所选的古代作家中,宋代作家占了很大的比重。

其次,是唐代作家。唐宋作家的作品占了半数。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非常受青睐。也看出了台湾古诗文的选编上,更看重文,而不是诗。

这么高占比的古诗文,台湾语文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秘密,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得了,还能让学生用得起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语文教材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以一篇《出师表》为例,来看看台湾省语文教材。

首先,台湾教材为竖版,繁体字,保留古制。

台湾教材配有插图,有人物有地图。

台湾教材有历史拓展,教材把“诸葛亮效忠蜀汉二十一年大事记”也提供给了学生。

台湾教材题目下有激发阅读兴趣的引语,而且把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也在这里列了出来。

台湾教材题目之后,安排介绍文章写作背景的题解与详细的人物介绍。

台湾教材不仅注释十分详尽,还具有溯本求源的特点。周到地把学生可能遇到的难以知道的内容一网打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台湾教材后安排有赏析。

从上述内容我们得到结论:

台湾教材:注重古文知识积累与建构;注重内容把握与思维训练;注重拓展训练与观点表达。

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有了这么体贴周到的材料,让学生学起来就不那么难了。

但是,台湾教材如何能帮助学生把所学的古诗文在现实生活中用起来呢?

我们看看如何通过《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意识的。

这部教材的编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意识,还有淑世爱人精神。

要让学生从这部教材中汲取古人的智慧,不仅要明辨是非,还要能把所学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更进一步去省悟思考文化的要义,再把当地特色与当代思潮结合起来,这样来达到继往开来的目标。

比如:教材里引用了孔子的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书中的解读是这样的:

友谊的温馨与快乐,使一颗孤独的心和人群有了沟通。

人生在世离不开友谊。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但是,要想获得真正的友谊,可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仅需要用忠诚去播种,还需要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是畏友;

缓急可共,死生可托,是密友;

甘之如饴,游戏征逐,是昵友;

利则相争,患则相倾,是贼友。

交友的积极作用既然在辅仁进德,那么,选择朋友时理应采取较高的标准。

这样解释下来,不仅是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敢于直面生活。

没有了居高临下,单纯地道德说教,这样,学生反而更容易接受。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古人的智慧运用到自己交友这件人生大事中。

教材在内容的知识拓展方面也做足了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排上还加入了“相关名言”,有古人名言,有台湾俗语。有土有庄,学生喜闻乐见也易于接受。

教材在编写方面在联系社会,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方面也十分注重。

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在每单元后附上了“今人今事”,阐释篇章的内容,契合当地特色与现代精神,注重生活实践,不遗余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道德修养的讨论中。

同学们在积极热烈地讨论中,不仅加强了学习效果,而且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

在“论学”后附台湾经学启蒙师毓鋆的故事。

在“论仁”后附台湾科技游侠温世仁的故事。

在“论孝”后附台湾仁孝典范陈树菊的故事。

在“论道德修养”后附台湾嘉邑行善团的感人事迹。

在“论士与君子”后附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严公私分明守护文物的故事。

在“论教育”后附台湾诲人不倦的儒学大师钱穆的故事。

在“论政治”后附台湾王品集团董事长“半部论语创王品”的企业成功经营理念,等等。

“今人今事”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颇有说服力,让学生听得懂,看得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经典不是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而是可以将经典的智慧运用在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中,化成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已经在台湾沿用了60年。

在台湾, 30 岁以上的人,都承认这套国学教材对他们产生的重大影响,成为他们生活、语言乃至人生思想的一部分。

台湾教材图文并茂的学习素材,紧接地气地与现实社会中的真人真事联系起来,是不是也让你大吃了一惊。

中国古诗词里的“字”,凝聚着人们的思考,是生命智慧的凝结。认真从头到尾读一篇古诗文,重温阅读与思考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语文功底得到提高,不仅写文章有了深度,而且更增强了分析事情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 《许寿裳与台湾光复初期中华文化重建》,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