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在外旅居,尤其钟爱巴黎的

艺术手袋品牌A.Cloud创始人Adrienne

2019年开始便有了在深圳装修一套

“云中巴黎公寓”的想法;

乘坐电梯到达29层,

整个家被云层所环绕,

步入这个自带“漂浮感”的家,

你可以通过物件触摸到时间:

老材质、中古家具、有情感回忆的生活物件……

在这88m²的居室中,

一条贯通的回字路径没有终点,

人与猫咪在空间中自由行走、奔跑,

窗外的风云变化不息,

这个家里的时空之旅仿佛也没有止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drienne,艺术手袋品牌A.Cloud创始人与创意总监。从小便沉迷有时间痕迹的“旧”物,和时尚与艺术更是有着天然的链接。本人也像其品牌名一样如云一般自在“务虚”,优雅地游离于常规生活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是Adrienne第一次完整装修一套房子。她曾在巴黎旅居,很喜欢奥斯曼式建筑和公寓内框架细细的门和窗。为自己构思理想居所时,游历带来的感受浮现,Adrienne希望家中也能有巴黎公寓的壁炉,有纤细对称的门窗,有复古的物件和时间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厅一隅,黑色皮质Tulip单人椅来自Kno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客厅的大理石壁炉之上,摆放着俄国著名艺术家Marc Chagall(马克·夏卡尔)的版画作品;香氛则分别来自LOEWE和Cire Trudon。

相比她居住过的其他历史丰满的城市,Adrienne觉得巴黎的时间更有轻盈的流动感,它不会那么厚重,但有温柔的力度,能把曾走过的每一部分的痕迹留存——中国风和东方色彩,转译过的异域文化,未来感强烈的家具风格和当代先锋的艺术都在时间的流动中融合共存。Adrienne也不想将自己的家限定在某一种风格,她希望能把自己喜欢的所有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厅通往阳台处,纸本绘画作品来自艺术家龙荻;日本回流中古螺钿镶嵌博古架之上,摆放着安藤七宝烧暗纹翠底花瓶、廖家围石湾陶瓷手工雕刻兔等主人的各式收藏;置于地面上的手袋则来自A.Cloudx 敦煌美术研究院联名系列。

她的家最终以很浅的灰色为背景。Adrienne说,她寻找这种灰的过程简直像是“陷进去了”。Adrienne经营着自己的包袋品牌,曾经对工作中的细节要求到几乎有“强迫症”。

几年前她决定装修,这种坚持也被平移进家的空间里。但无论如何,一段时间过去了,那时的执着已经变为此刻平静的结果:淡淡的灰色为这个家带来一种“蒙尘的旧感”;因为特意选择了亚光质地的大理石黑白砖,空间的旧旧气息并没有被打断;壁炉、洗手间的微水泥墙面和门也都返工过多次,为的正是保有这种时光的颗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浴室内一隅,沐浴时可通过木质百叶窗观览城景,香氛蜡烛来自Cire Trud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drienne的祖父辈是曾留学苏联的摄影师,也是一位做木质手工相机的匠人,在退休后他又喜欢上了修手表。每次想起爷爷的抽屉,Adrienne都会清晰地看见有裂纹的老柜子和一排排旧手表机芯表带。她是在爷爷的工坊和爸爸的影楼长大的女孩,对时光背后故事的感知力很早就被激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ew Wave手工墙面镜来自美国艺术家Carol Canner;右侧的纯银立体手工蝴蝶兰挂画来自日本艺术家大渊光泽;左侧则为日本明治时期的木胎大漆纯铜风神挂画。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身边一直都不是看起来非常新的东西”,Adrienne说。所以挑选客厅主灯时,她找了很久才找到一盏很旧的平衡灯。“从它上面贴胶带的痕迹就可以看出,它是被修补过的,我会很动心,会觉得这个物品是被留下来很久的时间,也被人类细心对待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透的客厅之中,四臂平衡吊灯来自意大利品牌Silvio Piattelli,其左侧的Bowy茶几来自Cassina,茶几上的Delta咖啡壶与咖啡杯碟来自捷克品牌Thun 1794,红色小茶几则来自荷兰设计品牌Moooi。

Adrienne曾经很沉迷于“太空时代”(Space Age)风格的服装和家具,因为那代表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对太空的想象,代表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由的向往。而有趣的是,当Adrienne把具有金属感的“未来家具”安置在居室中,正是时间让未来与过去的概念发生了对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厅细节,音箱唱片机来自意大利品牌Brionvega;陶瓷扩香盒来自法国品牌Buly1803;香氛蜡烛来自LOEW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drienne自知是个“特别喜欢物品”的人。对她而言,时间和记忆其实都是很虚幻的存在,是物品承载和呈现了这些概念。物品表达的是当下自己的样子,是无数个瞬间的自我留下的痕迹。但当搬进新家,Adrienne发现她被自己所携带的“时间”困扰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餐厅区域,Moooi白色餐桌上的茶具系列来自Hermès;Ikebana花器来自Fritz Hansen;画面前方的Revers 飘带椅由Andrea Branzi为Cassina设计于1990年代;后方来自PH furniture的红色Snake曲线钢管椅由Poul Henningsen于1932年设计;VL45吊灯来自LouisPoulsen;壁龛中的草编篮包来自A.Cloud;镜面中墙壁上的双缝干涉实验粉色壁灯则由主人自己设计。

Adrienne的家有88平方米,为了令空间通透,设计师将所有能去除的墙体打通,并特意在主卧室多开出一扇门,让她的家拥有了一条首尾相连的回字形动线。这意味着,当Adrienne从家中一点出发,可以不回头地走回原点,有限的空间即被开发出了更多维度。但如果物品过多过密,居室不够透气,这条路径就会显得拥堵,这不是Adrienne想要的居住体验。

所以,入住后,她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Adrienne请来做收纳整理师的朋友,断舍离掉了很多之前收集的衣服、书本、文件和陈列品。这是梳理回忆的时刻,也是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时刻。“这个过程里就发现,当时觉得一些很能代表我的东西,慢慢变得没有那么的重要了”,她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客厅望向书房,Titania飞碟吊灯来自Luceplan;中古Togo沙发来自Ligne Roset;不锈钢玻璃边几来自荷兰家居品牌Eichholt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中书房一隅,日本中古回流御屏风前的1970年代法国休闲椅来自Airborne;日本大漆象彦果子器上摆放着Softserve的梨形蜡烛。

家不一定是家主人变化与成长的促成者,但一定是它的见证者。这几年间,Adrienne放弃了很多执着,变得比以往松弛自在,也更认可自己。而家就是在为这些变化点下标点。现在,Adrienne在家里行走生活的感受是“很顺”。不论是在哪个区域,她都有自己能舒适待住的角落。

她和爱人一起生活,有两只猫。在没有终点的回字形路径中,猫咪们很喜欢转圈圈跑着玩。而在Adrienne自己整理东西的时候,也会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去转圈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光极佳的卧室之中,油画作品来自乌克兰的现代印象派画家Sasha Podgurska;Ledeeam壁灯来自意大利品牌Catellani&Smith;古董桃心床头柜由英国购得。

在这条漫游路径上,她可以停留在餐桌前,用小柜子里漂亮的包装纸给朋友包礼物,也可以站在壁炉前,把书架上的物件摆成现在她更喜欢的样子。又或者,可以来到那间专门留出的“发呆屋”,坐在沙发上看深圳低垂而涌动的云——“好像免费在看全宇宙最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一样。云会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它在变化。它有形,但当我们伸手触碰它,其实又是没有任何东西的,我就特别喜欢坐在这里发呆看云”,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卧室的USM边柜之上,油画作品来自青年艺术家张师琦;画面左侧陶瓷花瓶来自英国品牌Anissa Kermiched;右侧摆放着路易威登与草间弥生合作款硬箱。

很巧,经历过那些必经之路,Adrienne现在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像云一样——没有条条框框,自由,好像没有在忙碌,但内里则一直保持着“流动感”。采访是在电话里进行的,聊到这里,Adrienne发来了一张她刚拍下的窗外的云的照片。而此时,她的猫咪大概正窝在她身边打瞌睡吧……

看完这间云层之上的家,你最喜欢空间中的哪个角落?哪个设计元素?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摄影|BorisShiu 文|闫夏

造型、编辑|Kevin Ma 马子谦

新媒体编辑|Tian助理 | 王婧妤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