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本身就带有不同的复杂风味,更需要一些专业品鉴的酒杯,不同的酒杯能演绎不同的风采和真谛,让人能更准确感受到酒类不同的香气和口感。

市场上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威士忌酒杯,诸如格Quaich、Tunbler、闻香杯……

多姿多彩的酒杯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喝酒得有仪式感
从十六世纪苏格兰开始有了威士忌的雏形开始,热情好客的苏格兰人便热心分享他们的成果,在迎送客人时都要敬一杯威士忌,慢慢被固定下来的敬酒盛具便称为quaich(夸克),在古老的盖尔语中就是“杯子”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长得像碗的盛具随着威士忌的普及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热情好客的象征镶上各种不同的金属来表达不同的阶级与财力,用夸克共享一杯威士忌的真诚和友谊,甚至在战争年代被赋予了结盟的表达(喝酒时手要握着两个耳朵无法拿起武器)。

现在,夸克早已不是盛具,人们不再用它喝酒,但是丰富的象征意义让它的出现有了更多的意义和庄重。婚礼上新人们会用它饮酒作为一种仪式,元首们会将它作为礼物互赠(梅姨曾在特朗普访问英国时送了他一个夸克),苏格兰威士忌协会将巨大的金属夸克作为了象征物

不倒翁Tumblers

在玻璃应用慢慢变得广泛的时候,奥地利Riedel酒杯家族花了十多年时间让玻璃酒杯摆脱了曾经注重华丽雕饰的古典美学,愈发趋向于简约和功能化。

早期的坦布勒(Tumblers)杯称为不倒翁,没有手柄且杯底是圆底的,至于圆底的形象,有说法是因为圆底厚重,当杯子被碰到时会像不倒翁一样自己迅速摆正,防止酒液的洒出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管怎么说,坦布勒在玻璃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的19世纪初已经成为一种绝佳的选择,直边的设计让它更加便于拿取,广口设计对习惯加冰饮用的人更方便。在威士忌盛行的当时,雪茄+tumbler的组合形象成了资本主义的一种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已经很少见圆底的坦布勒杯了,平底、直边、无柄,这是现代坦布勒(Tumbler)杯的三大特征,也是最常见的威士忌杯形象。不论是洛克杯(Rocks)、古典杯(Old Fashioned)、低波杯(Lowball),只要满足以上三点便都是坦布勒的延绵后代。

经典款永流传

在威士忌有了更多品类选择的时候,有心人便开始“挑剔”起了威士忌的细节,越来越注重威士忌的品鉴,这场“挑剔游戏”也永不停歇。从喝威士忌变成“品”威士忌,广泛流传的Tumbler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白兰地葡萄酒都有了自己专业的品鉴杯的当时,威士忌要得到发展也要有自己的专用品鉴杯。

造出Tumbler的Reidel家族经过大量研究在1994年造出了里德尔(Vinum)。但真正成为专业品鉴杯却是2001年Raymond家族联合苏格兰蒸馏厂的五大掌门人改造的格兰凯恩(Glencairn)威士忌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德尔(Vinum)杯(左)和格兰凯恩(Glencairn)杯(右)

设计灵感来自喝雪莉酒时使用的郁金香酒杯,杯口像郁金香花的设计可以保留并聚集威士忌风味的同时让大量刺鼻的酒精蒸气散去。很快得到了调酒大师们的肯定,奠定了其成为威士忌专用品鉴杯的地位。

在越来越注重细节的威士忌发展中,除了常见的坦布勒杯和格兰凯恩杯,还有很多较为主流的经典杯,它们都因为自身的独特风格得到认可。

里德尔(Vinum)虽然未能成为专业威士忌品鉴杯,但也深受威士忌爱好者的喜爱。虽然敞口的设计削弱了香气,但扩大了舌头和酒的第一接触时间,让非常注重口感的人能有更多的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SO标准杯(左)和郁金香杯(右)

ISO杯是国际品鉴的标准杯。杯脚高 155mm,杯体最宽处直径 65mm,杯口直径 46mm的严格标准设计标准体现出了它的严谨,成为葡萄酒烈酒通用的杯子出现在很多竞赛场合。造型优雅的郁金香杯杯口轻微外开(有时干脆直口)的设计,不聚拢香气但让口腔中甜味更明显,闻香均衡,酒精更柔和。也是业内知名度很高的专业闻香杯。

而造型最为奇特的便是长得像老式痰盂的尼特杯(Neat)。酒肚浑圆,杯口大得夸张的设计据说是结合了格兰凯恩杯和里德尔杯的优点。下半部分设计很宽是为了酒精蒸气的散发和加大风味流出的面积,而收口能再聚集香气,再放开口据说是为了在入口时可以分散酒精避免酒精过于集中影响口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士忌杯子,从最初的为了尽可能散发酒精蒸气并同时聚拢风味因子,发展到现在有了更多趣味与表达。我只想说威士忌和威士忌酒杯这400年真的没白过!他们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开心、遗憾、失落等不同的情绪,有了新的寄托与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