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板被抓,连锁效应来了。

前几天,忽然传出重磅消息,恒大老板许家印以及几名恒大核心高管,全部被抓。

一时间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一众房产老总们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许家印,哪天戴上了银手镯。

紧接着,先是融创开始还钱了,发表公告称对10笔境内债券安排了现金支付以及小额兑付,一共是3.8亿元。接下来又宣布香港法院批准了融创境外债务重组的方案,这意味着融创的债务问题迎来了重大的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碧桂园也表态称:

“将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债务。”

以前这些房企老板,总觉得自己欠下了天量债务,哪怕是国家,出手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但如今许家印被抓,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

融创、碧桂园都怕了,不管想什么办法也得把窟窿堵上,否则许老板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想学着许家印耍手段,搞一波“资产个人化、债务公司化、风险社会化”,要想明白后果能不能承担得起。

巨额债务是谁搞出来的,就要由谁来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许家印现在才抓?

为什么许家印现在才抓?

犯了这么大错,欠了这么多钱,坑了这么多人,按理说不早应该把许家印抓起来了吗?怎么还能留到现在?

其实说起来,抓许家印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不抓的话,还能踏踏实实的还钱,来一波戴罪立功,至少把“保交楼”的任务完成了;

一旦抓了,那就代表着彻底剩下一地鸡毛,钱是真拿不回来了。

回看一下许家印这段时间以来的动作,就差把“我要跑”写在脑门上,直接摆烂了。

先是突然离婚,保全一半的财产,又是在美申请破产保护,光天化日之下转移财产,最后债务重组也是宣告无限期推迟,彻底不装了。

当初恒大公布2021和2022年的财报,累计负债2.44万亿震惊全国,有人曾专门估算过,哪怕公司欠了两万多亿,也丝毫不耽误许老板往裤兜里捞金,他自己就至少揣走了500亿。

而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背地里许家印和妻子究竟从公司账上拿走多少,现在谁也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国家为了让恒大完成保交楼的任务,给了许家印整整两年时间,但给你机会了,不中用啊,皮带哥忙着把钱洗出去,丝毫不顾几十万购房者的死活。

因此,才会有如今老子儿子一锅端,恒大核心高管统通落网的结果,既然你不体面那就帮你体面。

金钱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金钱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以前房地产热火朝天,包括恒大、碧桂园、融创在内的众多房地产企业,统通赚得盆满钵满。

哪怕房地产政策“三条红线”出炉后,这些房产企业命悬一线,稍有不慎就要暴雷,重蹈恒大的覆辙,这些房企的态度依旧不积极:

高管们早已经吃得肚满肠肥,把钱捞够了,即便公司破产也跟自己没关系,公司的钱和自己兜里的钱是两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许家印被抓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明面上认错态度很积极,背地里却干的是转移资产的买卖,压根就不打算还钱。

如今许家印锒铛入狱,这些房企老板们总算回过神来了:

如果不积极偿还债务,原来真的要被清算,是要吃牢饭的。

因此,许家印被抓,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相当于告诉其他房企,该还钱还钱、该交楼交楼,如果还没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前车可鉴。

巨额债务谁来担?

巨额债务谁来担?

包括恒大在内的房企债务问题之所以棘手,原因在于背后是千千万万的购房者,是无数花费几代人心血购房的普通人。

如果这些企业真的破产清算的话,那么这些购房者们就会成为巨额债务的承担者,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恒大为例,根据恒大的公告,目前是欠了2.4万亿,其中合约负债一共是7210亿元。

什么是合约负债?

简单来说,就是老百姓们的购房款,恒大收了购房者7210亿的钱,却没能交付房子。

由于恒大的项目多数在三四线城市,如果我们以50万的房价来估算的话,那么这背后就是144万名购房者。

一旦恒大真的破产清算,就代表着144万个家庭的心血付诸东流,几代人攒下的积蓄打了水漂。

这也是为什么,许家印在外面赖了两年才被抓,无论如何,把房子盖起来,完成“保交楼”的任务才是第一位的。

如今许家印被抓,融创又是还钱又是完成债务重组,碧桂园老板紧急表态,这些房企应该明白:

有些债不能赖,该是谁的债务就应该由谁来承担,“保交楼”的任务完不成,后果真的很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许家印被抓其实不是一件坏事:

推动恒大债务问题解决,带动其他房地产企业积极偿还债务,恶人最终被绳之以法。

事实证明,欠下天量债务不还不行,比起来生命和自由,钱真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