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0月1日,闪耀的五星红旗升起,象征着新中国将彻底腾飞一往无前。

最初我们国家在选定国旗的时候,五星红旗这个方案甚至连备选都算不上。当时一共收到全国上下高达2922幅国旗设计稿,在激烈的角逐中,五星红旗仅仅获得15票,3号作品则被一致看好,获得了185票。

那么最终3号作品为何没被选中,反而被五星红旗逆袭的?

这件事要从我们新中国的成立说起。中国近代经历了数十年的动荡,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让百姓对未来有了希望。在开国大典筹备期,国旗的设计与制作便成为头等大事。国旗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是能够流传千秋万代供后人注目敬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国旗的设计,国家也给了足够的重视,奈何当时并没有多少懂美术设计的专业人士。为了有充足的样本对比挑选,我国决定把国旗的设计权交给全中国人民。这也契合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景。

当时全国上下信心满满,认为举全国之力,一定可以设计出一幅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国旗!全国上下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响应了号召,毕竟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一旦设计稿被选上,除了作品千古流传,也会有一笔物质方面的奖励。

所以当时许多工人阶层也参与了国旗设计,其中就包括从事财务工作的工人曾联松。他是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如果说曾联松为什么能设计出五星红旗,还要追溯到他小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联松是浙江瑞安人,1917年出生,从小曾联松便很有艺术天分,画画有着独到的天赋。父母对孩子的爱好很是支持,努力供曾联松读书,还叮嘱他要坚持画画。

从初中到大学,曾联松良师益友不断,他画画的爱好也一直坚持了下来。除了画技日渐精湛,他也成长为一个热血青年。抗日战争期间,他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日本人的愤怒,后来曾联松还入了党。

新中国的成立,让曾联松无比激动与自豪。以至于1949年国家把国旗的设计权交给了全部中国人,曾联松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时的国旗算是半命题作文,毛主席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国旗以红色为主,其余的就看大家自由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氛围之下,作为工人的曾联松,把设计国旗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头等大事。曾联松把工作都抛到了一边,把自己关在家里苦思冥想,还特意叮嘱家里人,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断自己创作。

曾联松把自己对新中国的美好愿景,全都融入进了国旗设计稿里面。曾联松废寝忘食,一连几天都没上班,他单位的领导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来到了曾联松家里,推开门的一瞬间领导愣住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旗的设计成了全国5亿人牵挂的事情。当时毛主席向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稿,只说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国旗需要以红色为主。

身为工人阶级的曾联松,为了响应这一号召,甚至一连旷工好几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苦思。以至于单位的领导好几天不见他出现,担心他出了意外,直接跑到了曾联松家里。这才发现曾联松是在设计国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赞赏了曾联松的爱国精神,转过头就开始劝他,如今全中国顶级设计师都在办这件事,你只是负责财务的工人,就不要去跟大师们同台凑热闹了。

曾联松罕见地否定了领导的话,曾联松表示,设计国旗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事,要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如果每个人都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岂不是白白损失很多好的设计?

领导一时间无语凝噎,似乎是被曾联松的慷慨激昂给打动,竟然准许了他在家设计国旗的申请,等设计完毕再回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领导的支持,曾联松底气更足了,只是国旗的设计他一直不满意。曾联松自小就有美术天赋,从高中到大学还拜名师学习美术,他有信心交出一幅满意的答卷。

也许是太过重视导致诚惶诚恐,曾联松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期间忙到喝水吃饭都没空,总共创作出20多幅作品,但怎么看都觉得差点意思。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水相依是指路灯塔,是照亮无数人民的一束光。他决定以五角星作为图案,红色为底色来对国旗进行创作。他用一个较大的星星代表国家和党,用4个小星星围绕大星星。

4个小星星寓意也颇为丰富,刚好代表了当时普通民众的4个阶级,也就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4个阶级汇聚成当时全国5亿多口人,5亿多口人又紧紧环绕党和国家,不得不说这版国旗的寓意太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寓意和概念有了,接下来便是5颗星星的布局。为了体现国旗的简洁和庄严,曾联松大手一挥,直接把5颗星星放到了红布左上角。5颗星星的排列也很有讲究,4颗小星星围绕着1颗大星星,并且小星星的左面尖角,是要对齐大星星正中心的。

摆放完毕后,曾联松还在大星星的中心,添加上了象征中国工人和农民阶级先锋队的标志,也就是镰刀和斧头。

曾联松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对这一版五星红旗爱不释手,他心满意足地把设计稿装好,还贴心地附上一封关于五星红旗的设计理念,然后把作品寄到了北京。

此时的曾联松根本想不到,自己绞尽脑汁设计出的作品,竟然在第一轮就被无情淘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谁都想不到,1949年全国公开征集国旗设计稿,仅仅一个月时间便有2922幅作品参与。而我们如今的五星红旗,却在第一轮就惨遭淘汰,反倒是把黄河元素加入国旗中的3号作品票数遥遥领先。那么五星红旗是如何逆袭被选中成为国旗的?

3号作品是红底加上一颗大五角星,所谓的黄河元素是一条黄色的横杠。这个设计得到了众人一致好评,除了张志忠。他认为一道横杠把整个红底隔开的寓意不太好,我们应该是大团结,而不是被一道黄色横杠分隔开。

最重要的是这道横杠不像是黄河,反倒像是孙悟空用的金箍棒。拔一根金箍棒放到国旗上,意义反而不明所以。毛主席也对此赞同,于是对国旗设计图重新进行了投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