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江苏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文化数字化专题报告会暨第5期紫金文化产业沙龙”在南京市举办,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电子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志鹏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志鹏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繁荣数字文化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将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高效实施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数字化浪潮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进入数字时代,文化数字化与数据要素化双轮驱动,一方面文化数字化为数据要素提供了丰富资源,扩展了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推动了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另一方面,数据要素化丰富了文化内容供给,推动了文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新。

文化的价值在于传播与传承,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软实力充分融合,能够丰富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在新技术背景下推动文化资源有序流通,文化产权开发是关键,而现阶段文化产权开发仍存在着文化主体多元交织、权属关系复杂交错等难题,导致文化传播、收益保障受阻。

陆志鹏认为,文化产权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在文化内容和文化消费之间构筑文化数据中间态,让产权更清晰、流通更通畅、估价更便捷,这需要制度、技术、市场“三位一体”的工程解决方案。为此,中国电子联合清华大学七个学院、将近一百位专家进行了联合攻关,形成了“一元两网,三类市场”总体方案。通过对传统四大生产要素市场化路径的深度剖析,提出构筑数据中间态“数据元件”,实现数据由“资源”到“要素”再进行“流通”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路线。

数据元件同时具备安全属性和价值属性,以数据元件为核心,中国电子构建了数据要素化流通模型和数据要素化安全模型,提出了“三三制”数据确权法、数据价值计量模型、数据市场分级模型、数据要素化安全模型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路径,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要素化流通交易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志鹏强调,制度体系的规范作用、市场体系的激励作用、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是数据要素化治理的三大支柱,在安全前提下实现规模化流通,三者缺一不可。目前中国电子已经在德阳、郑州、大理、武汉等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完成体系性验证,切实以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体系方案,有效解决数据要素化所面临的数据确权、数据计量、数据定价、数据安全“四大难题”。

在文化领域,大模型已经开始用于内容生产,而高质量的文化语料库是构建文化大模型的基础必要条件。我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化资源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已组织开展多次全国性文化资源普查,形成了海量文化资源数据。通过融合文化数据元件和通用数据元件,构建安全、高质量的文化语料库,供给大模型训练和知识库建设,能够提升大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重构资源端到消费端供需对接新模式。

陆志鹏认为,文化数据资产化的路径创新将经历三个阶段:

  • 一是文化数据要素归集阶段,主要通过数据资源要素化授权或出售的转让收入,激活更多高价值数据资源市场化流通;
  • 二是文化数据元件开发阶段,主要通过数据要素经营收入和数据要素流转税、所得税,持续繁荣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和商业模式;
  • 三是文化数据产品开发阶段,主要通过数据要素产业生态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收入,推动基于数据要素的多轮收益分配和市场化调节。

江苏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工业体系,同时也是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繁荣的重要省份,文化语料库在江苏落地具有扎实的基础。中国电子愿携手江苏,推动文化数据要素化,创新文化传承新路径。

来源:“中国电子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