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是许家印一贯的商业操作。

这个曾以414亿美元身价,力压王健林成为中国第一富商的地产枭雄。

最终,竟因为这个“习惯”付出惨痛代价,从首富沦为“首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曾有面相先生说过,他注定是端金饭碗的命。

但很快又摇摇头,下巴尖、嘴唇薄,额头虽大但不方正,这样貌根本守不住财,甚至难逃下半生一败涂地。

都说相由心生,难道命运却是由面而生?事实真的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家印出生在饥荒年代,三岁前,家家户户缺衣少粮,母亲没熬过去,患上了败血病。

偏偏家里没钱请郎中,只能亲眼目睹,这个悲情的女人活生生在痛苦中闭上眼。

和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许家印刚读小学就学会了走街串巷,用家里的碎米,换点油醋和一大筐地瓜。

一来二回,刚好解决三天口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初二那年,许家印将贫穷当成人生财富,化作闯劲,打算去大城市应聘工人。

但他文化程度低,连当工厂保安的资格都没有,万幸,他遇到了恢复高考这个契机。

毕业后,许家印一扎根钢厂就是十年,从车间小工,一路成长为高级经济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后来,他没有为了提高员工福利,私自变卖公司废料。

或许早就跟随河南舞阳钢铁公司,成为国内五百强大企业领导。

被开除后,许家印决定紧跟新时代步伐,下海闯荡。

当时揣着两万块就匆匆南下深圳,被中达聘请后,许家印努力发挥商业头脑,让老板狠狠大赚了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后,中达在他手下,已经成长至三亿规模,他觉得是时候辞职单干了。

那时正值金融风暴,他接手了别人不敢触碰的房地产项目,仅用五百万,就换来“金碧花园”

楼盘的上亿回报。

珠玉在前,他又趁热同时开发了十几家新楼盘,利用高杠杆运营模式,只四年,就在首富榜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许家印胃口极大,房地产公司上市后,又琢磨起老本行“钢铁”,直接花十几亿投资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熔融还原技术。

他又一次成功了,靠着钢铁基地,将恒大产值扩充至四百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许家印可谓是相当风光,但也就是因为,成功来得太容易。

他觉得“从商”也不过如此,既然现在能赚,他就能一直赚下去。

只是,之后许家印屡次下血本的新项目,个个都赔了个底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着资本为后盾,竟跨行卖矿泉水。

只是定位有点模糊,售价八元,直接让普通消费者“望而生畏”。

当然不是买不起,而是没必要,一块钱一瓶的不香吗?

偏偏有钱人,只喝进口货,若被摁头强安利,人家还会觉得掉档次。

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产品,自然很快遭大市场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家印经历过大风浪,矿泉水卖不动就拉到,转头打起“养老”行业的主意。

他又下血本开了全球独一家的养老谷。

在寸土寸金的朝阳区卖下8852平地皮,内部设施极其豪华。

吃、住、医疗、娱乐、心灵洗涤应有尽有,不亚于一个小型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项目蹦跶了几个月,竟被转让了。

可见,人流量惨淡,债务远远压过收益。

之后不死心的他,又收购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厂,但因为没控制好成本,四年间亏损二百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21年12月3日,恒大因为错误的疯狂扩张,导致账上资本越来越稀薄。

直至出现2.4万亿人民币窟窿,许家印从一代枭雄,成了被执行老赖。

其实,若许家印懂得知足这个道理,或许就不会步步错,步步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许家印深知到了穷途末路,便用离婚的方式,将所有资产偷偷转移进妻子名下。

好一个金蝉脱壳,债务个人化,资产转移化,他的利益是得到保障了。

但那几十万个等待住宅交付的房奴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凭什么,要用一生积蓄为许家印的高开低走买单?

看到许家印走到这一步才明白,哪有什么面相决定命运,一切都是成功容易,守功难罢了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