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时光,幻化尘与沙,证明这里曾经的辉煌与惨烈。

2000年前,张骞带着汉武帝结盟抗匈的使命凿空西域。

2000年前,战神霍去病,800骑兵深入大漠重创匈奴大军。

2000年的时光,在见证了从大汉朝一路走来的繁荣昌盛。

这里是河西走廊,是 捷达 参数 图片 )品牌“千里江山可捷达”第二季的行程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里江山捷达。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slogan,千里江山,展现了我华夏大地幅员辽阔的壮丽。可捷达,不仅体现了车辆的高效与耐久能力,更是将汽车科技与我们如今生活水平表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相隔1000公里的西域四镇,如今仅仅需要2天的时间,我们即可完成,这是令人多么惊叹的变化呀。在这1000公里的行程当中,得益于2730mm的轴距,车内有着非常充裕的乘坐空间,以至于身高181cm的我坐在后排,可以摆出葛优躺这样慵懒的姿势,一路看着窗外时而雄伟、时而秀丽的风景,抬头通过全景天窗看着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下流淌,完全不会感到长途行驶的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形式,加上德系血统的调校。令 捷达VS7 无论是在高速行驶路段,还是蜿蜒起伏的山路之上,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驾乘风格。尤其是在山路上快速过弯的时候,车辆所提供的侧向支撑性,带给驾驶者充足的信心。而对于乘坐者来说,没有大幅度的侧倾,不仅更舒服,对于有晕车情况的人来说,也更加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进入外星谷之后,会经历数公里的非铺装路面,此时较为硬朗的悬架风格再一次体现出了自己的优越性。面对连续起伏、颠簸的土路,避震系统会干净利索的过滤掉来自地面的颠簸,每一次处理短暂而高效,完全不会出现坐船一样的忽悠感,而面对较大的坑洼时,即便是坐在后排的乘客,体会到的只是beng beng两下的通过,而不会有抛离感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从张掖驶向敦煌的途中,我们特意绕了一段路程,去拜访了骊靬村。骊靬因“罗马军团流落中国”的假说而驰名。该假说认为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6000余人突队防线,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猜测其最后可能为定居骊靬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骊靬这两个字就是汉代人对古罗马帝国的称呼,这里也生活着许多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但是却说着一口甘肃话的人们。骊靬这个名字听上去就非常特别,如果你喜欢看历史疆域图,有的版本就会出现这两个字。也有的会写作黎轩、犁靬,有的会写作黎靬犁犍,还有写成力乾的,叫法虽多,但指的就是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陈汤传》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带领四万多名将士讨伐北匈奴郅支单于,在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看到一些奇特的军队,“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这种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状防御的阵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击破匈奴之后,这批罗马将士便跟随陈汤回到汉朝繁衍生息,汉元帝设置骊靬县就是为了安置这些俘虏。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罗马第一军团不知下落的历史之谜,而且对中外关系史有重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历史都是由后人评说与书写的,具体的真实性,到今天其实很难得到定论,一切看似真实的结果,也都是通过推测而来。不过因为探访骊靬的原因,我们在时间进度上明显落后于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加快脚步,追回用掉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捷达VS7在动力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经典的EA211 1.4T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虽然看似排量不大,但是动力输出并不弱,对于一款乘坐了3个人的中型SUV来说,完全没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甚至在你深踩油门的时候,还可以爆发出更多的动力,以用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超车动作。最终,虽然我们是倒数第二辆到达目的地的车辆,但是依然在计划的时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欣喜的旅程总是短暂的,转眼间曾经需要连续行走30天的路程,被我们用短短的2天时间就完成了。回望整个行程,不禁感叹。如今我们真的是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物质充沛的时代,所以才能达成“千里江山可捷达”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