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当年,王健林的这句话引发众人热议,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进去了他这句话,不过许家印肯定是听进去了。

凭借“超人”的胆识,许老板在资本市场上一通操作,让自己登上了首富的宝座,但同时也让恒大欠下2.4万多亿的天量债务。

与许老板一样曾经同为中国首富的王健林,也曾遭遇过至暗时刻,然而王健林却最终成功自救,带领万达活了下来。

9月,万达成功兑付一笔38亿元的债券,这意味着万达在今年,已经没有了公开境外债到期的风险,接下来就看能不能成功上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恒大背负天量债务,许老板锒铛入狱,而王健林和万达却可以成功自救?

转折发生在2017年

转折发生在2017年

2017年,对于许家印和王健林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许家印凭借2900亿元的身家,一举超过马云、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成为新晋的中国首富。

也是在这一年,万达深陷债务危机,4000亿的巨大债务压得王健林喘不过气,曾经的首富王健林,被人笑称成为了“首负”。

王健林后来对外界坦言:“2017年是万达集团历史上难忘的一年,万达经历了风波,承受了磨难。”

2017年5月,万达失去在马来西亚的大马城项目,6月,万达又被证监会排查授信风险,随后万达在资本市场上遭遇了“股债双杀”。

阴云笼罩在王健林的头顶,为求生存,王健林将万达酒店和万达文旅,作价631.7亿元出售给了富力和融创。

其中融创拿下了13个万达文旅城,而富力则接手了万达的76家酒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房地产行业还远未到寒冬,酒店也可以带来不错的现金流,大家都觉得王健林这笔生意做亏了。

但是,此时王健林深知,如果不断臂求生,那么很可能整个万达都会陷入泥潭。

在出售国内资产的同时,王健林也一并出售海外资产,万达在伦敦、悉尼等地的物业,纷纷被摆上货架。

同一时期的恒大,营收超过3100亿元,利润达到了370亿元,风头正盛的许家印表示,恒大要进行多元化发展。

在许老板的蓝图里,恒大的版图除了地产,还要包括文旅、康养等新业务,随后许老板又涉足了新能源汽车。

摊子铺的如此之大,许老板的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借来的,否则也不会有2.4万亿的天量债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遭遇,不同的结局,其实早就已经注定

同样遭遇,不同的结局,其实早就已经注定

许家印并不是没有遭遇过危机。

2008年,恒大在香港两度冲击上市,均以失败告终,此时许老板面对着100多亿的巨大债务,恒大几乎命悬一线。

之所以陷入危机,还是许老板之前的步子迈得太大了。为了冲击上市,恒大拼命拿地,在2007年一年,就把土地储备翻了6倍之多。

2008年在广州,更是以超过起始价8倍的价格,拿下广州市员村绢麻厂地块,成就了广州的新地王。

恒大拼命扩张规模,所依靠的就是高杠杆,只有通过上市融资,恒大才可能平掉前面挖下的大坑。

然而2008年的金融风暴,打碎了许家印的上市梦。

面对危机,许家印只身赶赴香港,陪香港地产大佬郑裕彤打了几个月的牌,最终拿到了5亿美金的投资,奇迹般的翻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4万亿”的政策出台,恒大又一次站在了风口之上。

然而,翻盘之后的许老板,并没有汲取教训,或者说许老板已经习惯了用“两块钱去博二十块”的模式。

利用高杠杆疯狂扩张,是许家印成功的秘籍,并且他将房地产的这种模式,一路带到了其他领域。

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恒大文旅、恒大汽车等诸多业务里,许老板都将高杠杆发挥到了极致。

都说风险与回报是对等的,然而巨大的回报往往会让人忽视风险,把一时的运气,当成自己的实力。

曾经的许老板,无疑是幸运的,然而他并没有珍惜自己的好运,直到风险不可把控,远远超过他的能力。

并且许老板始终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反而试图通过技术性离婚,想逃避债务,因此锒铛入狱,也就不可避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王健林,在万达面对危机的时候,果断地断臂求生,哪怕是亏了钱,也咬牙甩卖,最终化解了债务风险。

尽管最近两年万达因为上市不顺利导致有些狼狈,王健林又四处奔波筹钱,整个人都显得憔悴暴瘦。

但就整个地产圈来看,如今以商管为核心的万达已经瘦身成功,比起其它开发商的处境无疑要好得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于王健林和许家印而言,更像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商界无常,但是人的性格却是很难轻易改变的。面对危机,许家印却越赌越大,甚至想着凭借“大到不能倒”而绑架别人;而王健林做事则明显是有底线的,他可以壮士断腕,为自己挖下的坑过负责。

所以,这也早就注定了两位前首富,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各自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