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标榜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何也?”长物志的序言,点出了文人生活之心境。“寒不可衣、饥不可食”的闲玩雅物,带来了纯粹形而上的精神美学。当代人真韵、真才大多难望古代文人之项背,然而敏求好古之真情,不应逊于古人,此亦玩物以正心明志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螭龙纹香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早期鲤鱼跃龙门香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雕花板

一篆一刻,微寓心意,一章一跋,聊寄闲情。对古老物件的追求,不仅仅是满足一份怀古的心理,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旨归。老物件承载的是不可复制的时代气息,格古使人能跨越古今。一件优秀的古代器物是我们文明的观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民国紫砂树桩形笔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汇时期寿山石梅花盖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同一种器形,现代工艺的物件火气未退,显得空虚生硬缺乏感情。老器物的表层却凝固了时间,显得朴雅莫争,它们温软、典雅、含光、消声。其如晨昏映射五蕴,其似流泉漱洗六神,它们带着馨香,穿越时间的际涯,传递着慈悲与温宁,而我们则感受着朴雅与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汉白玉墨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琴形鱼子歙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白牛角钉文人扇

器物表面的篆刻画绘,任由岁时侵染,器形老旧之外,有一种穿透时间的静美,如见其昔日之华,庄子所谓“美成在久”正解此意。文人空间甄选古旧雅玩,邀君赏鉴,于一器一物中,品味闲情逸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谷光胜辑(录明清印玺300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黄花梨手镯

| 来源: 文人空间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

庭院 赏石

朋友圈大量传统赏石

寂 寞 是 一 种 清 福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