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本是一种鸟名,古人因其叫声凄清哀怨,故将一种笙笛类乐器吹出来的乐调也取名为鹧鸪,古人为表达心中的哀怨,常用“听鹧鸪”来寄托,于是有很多人的诗作都提到了鹧鸪这种乐调,尤以诗人许浑的《听歌鹧鸪》诗最有名,其中有“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这样两句诗,更是写得生动感人,因而宋人将其采为词牌,取名为《鹧鸪天》。

《鹧鸪天》词为双调,五十五字,分成上下两片,上片四句二十八字,均为七字句,下片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一二句为三字句外,其余也为七字句。每片各有三句押平声韵,且不能换韵。前片第三句和第四句,与过片的两个三字句,一般要求对仗。其基本格式为: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仄仄(句)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另外要提请朋友们注意的是,上述格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仄声字,“中”指可平可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这组鹧鸪天是步韵辛弃疾的词,练笔而成的。最要写中年人的各种情怀,最喜欢哪首?填词其实不难。

鹧鸪天 其六

白水山深卧薜萝,西江夜雨静生波。

莫嫌霜发中年好,曾负诗尘半壁多。

红蜡泪,旧青荷。他乡谁复越宾歌。

闲抛樽酒夸强健,况味余生奈病何。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谪去甘心隐薜萝。”

越宾歌。战国 时 越 人 庄舄 仕 楚 ,爵至执圭,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 越 歌以寄乡思。事见《史记·张仪列传》。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后因以喻思乡忆国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楼》诗:“叶落觉乡梦,鸟啼惊 越 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鹧鸪天 其七

望断天涯碧树秋,西风雁字晚来收。

黄昏岸外芦花雪,白水山前野鸟愁。

云自尽,梦何休,扁舟一叶月中流。

琼波万顷星如缀,身在蓬瀛十二楼。

雁字,成列而飞的雁群。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一”或“人”字,故称。语出 唐 白居易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宋 范成大 《北门覆舟山道中》诗:“雁字江天闻塞管,梅梢山路欠溪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鹧鸪天 其八

小字新成墨未乾,再添馀事劝加餐。

水晶帘外团圞月,云母屏中远近山。

今古恨,岁情般。莱衣休说此悲欢。

他生认得轮回路,彼岸花开续亦难。

劝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后汉书·桓荣传》:“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 唐 李颀 《送三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鹧鸪天 其九

梦幻窗前浮夜光,料无锦字谱鸳鸯。

情归杨柳楼心月,卿本天涯琢玉郎。

桃竹簟,白胡床。一时风起背秋凉。

笺云已破双红泪,再读西厢人断肠。

三句化用晏殊的词,四句化用苏东坡的词。

桃竹簟,桃竹编制的簟子。 元 贯云石 《清江引·杂咏》曲:“软兀剌窄藤床甘菊枕,桃竹簟清凉甚。”

白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鹧鸪天 其十

我有深情湮不开,悔教竹马负青梅。

烧心字虐凉秋雨,表白诗惊泣釜雷。

今日梦,昨亭台。罗衣带减鬓丝灰。

当时一叶天真诺,陌上花开卿未来。

烧心字虐,炉香名。 宋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宋 杨万里 《谢胡子远郎中惠蒲大韶墨报以龙涎心字香》诗:“送似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 明 杨慎 《词品·心字香》:“ 范石湖 《骖鸾绿》云:‘ 番禺 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著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釜雷,喻庸才显赫。《文选·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李周翰 注:“瓦釜,喻庸下之人;雷鸣者,惊众也。” 宋 黄庭坚 《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之三:“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

陌上花开卿未来,用“陌上花开,缓缓归矣”典故。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