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少年就像是五颜六色的连环画;青年像是色彩斑斓的流行杂志;中年像是内容丰富的学术读物;老年则是一本古典优雅的线装书。

在很多人看来,在人的一生之中,青少年时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人能否在青少年时期健康成长,是其一生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今青少年面临的压力远远大于过去,发生精神心理疾病的机率也大大增加,常见的有情绪障碍、学习障碍、适应障碍等等。

有人说,精神心理疾病就像是笼罩在青少年人生画布上的一团乌云,让原本绚丽多彩的天空变得黯然失色。

与成人患者相比,青少年患者更需要别人的关注和呵护。他们不仅需要亲人的细心呵护,更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走出内心阴霾,重拾健康。

作为东莞著名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专家,陆奕彬自从毕业之后,就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至今已经有16年时间,在他的帮助之下,数以千计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成功治愈,重拾人生希望,顺利回归正常生活,他就是现实版的心灵画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ol.2

“她成绩这么好,怎么可能会有病?”

在我们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孩子学习成绩好,往往代表着聪明和健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将一个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和精神病患者联系在一起,因为这实在太违背常理。

大概在两三年前,陆奕彬曾接诊过一名正在上初三的小女孩小丽(化名),这个特殊的病例让他至今难以忘怀,时常想起都会倍感惋惜。

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经常考试全班第一,成绩稳居年级前20名,是同学眼中的学霸,也是父母的骄傲。有一天,她父母突然接到孩子的电话,在电话里,小丽说自己再也不想上学了,感觉在学校很难受、很压抑。

由于过去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父母对此并没有太在意,简单几句安慰之后,就让她继续好好待在学校。不过,在随后的日子里,小丽愈加频繁地给家里打电话抱怨,说自己很难受,不想上学了。

为什么一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突然就不想上学了呢?通常来说,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几乎不会出现逃避学习的状况,所以在接诊初期,陆奕彬就断定此事必有蹊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小丽深入交谈之后,陆奕彬了解到,早在初一、初二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吵架,家暴现象也时有发生,混乱的家庭环境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自己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到了初三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她经常无法入睡,更无法专心听课,成绩也开始下滑,最后甚至都没有去参加中考,只能被迫进入一所中职学校读书。

回想起出诊断结果(情绪障碍)的那天,陆奕彬至今记忆犹新:“她的父母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口中不断絮叨着‘她成绩这么好,怎么可能有病’。”

陆奕彬提醒道,在孩子接连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作为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千万不能因为他们取得了好成绩就认为他们没有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如果发现不对劲,一定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及时就诊,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Vol.3

“无效劝慰”可能会加重孩子不适

在接触了数以千计的案例之后,陆奕彬发现,其实现在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并不科学,加上自己在情绪有状况的时候也没有及时处理,继而影响到孩子。“比如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孩子犯错就没有什么惩罚;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稍微做得不好,则说个不停,甚至打骂,久而久之,就可能让孩子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有16%的疾病或伤害是由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其中,有一半的心理问题从青春期开始发病,但未能及时得到识别、诊治,进而对一生的精神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他们试图通过咨询来干预早期症状,但当患者来就诊时,其实往往已经处于较为严重的阶段。”而这一现状让陆奕彬感到十分的遗憾。

此外,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陆奕彬意识到,现在很多家长对长期的沟通和用药仍持排斥态度。“他们希望快速解决症状和疑惑,但真正的治疗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大部分家长觉得只是孩子想多了,自己慢慢就好了,又或者跟孩子说看开些,或者不停跟孩子说要走出来,事实上,孩子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无效的劝慰,因为产生情绪障碍已经让他们很难受了,他们也不希望自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

Vol.4

用心用情做孩子的心灵画师

当被问到“整天与情绪障碍患者打交道,接触的都是负能量,会不会担心自己以后也有问题?”时,陆奕彬说,回顾自己过去二十多年学医从医生涯,自己确实也曾迷茫过,由于不理解,家人还曾多次劝他转去外科,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陆奕彬说,比起拿着手术刀的生活,他更想去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从精神上缓解乃至消除他人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想起初入精神科时,面对患者病情的反反复复,他也曾感到迷茫和无力,不过,幸运的时候,在自己和同事的通力协助之下,他们帮助了越来越多的患者重拾健康,顺利回归正常生活。“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陆奕彬说,他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和患者及家属相处、交流。“我计划把一些共性的问题做成课件去和家长普及,比如服药时长、对药物的疑惑、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等等,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很多解释的时间,让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孩子诉说,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用生命影响生命,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著名诗人泰戈尔在《用生命影响生命》中写道: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陆奕彬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

作为医院第三党支部书记,陆奕彬秉承心中的信仰、使命和担当,一直坚持带领团队进社区、进校园,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知识科普教育。他坚信只要自己多一份努力,就可能多帮助一个孩子走出心理阴霾,重拾健康,他愿意一辈子做孩子们的心灵画师,用心用情用爱去为他们渲染出生命绚丽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擅长: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如青少年情绪障碍、多动症、孤独症等)的诊治,熟练掌握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出诊时间

儿少心理科门诊:

周一 下午 14:00~17:00

周三 上午 8:30~12:00;下午 14:00~17:00(新涌院区)

来源: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