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穷人思维,学会适当放弃,现代社会衍生出了很多新型词语,“新型穷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指的是表面上很有钱,工作体面,但是精神和心理上却背负着重担的一类人。
房贷、车贷、医药费、日常费用,像是几座大山,这些大山让他们只能喘息着前行。
有房但“无家可归”的新型穷人正在席卷中国。有房子,身价千万,却“无家可归”。
这些人表面风光,但因正受“心理压力”之苦,工作、学习、生活、家庭都是加重他们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他们的内心其实极为虚弱,尤其敏感。客观的来讲,这些人既算不得“精神富豪”,也算不上“千万富翁”。
新型穷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是早年低价买房的人。
他们是社会进步的获益者,趁着低价买来了房子,但却没有继续变现。
他们没有选择把房屋装修成豪宅租出去,甚至买回来就放任房间空着,觉得市场总会回暖。他们并没有把经济形势放在心上,觉得经济形势再差,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影响。
结果呢,自己既没有办法用其他方式赚钱,又没有办法保证房价不跌。一旦灾难来临或疾病爆发,他们很有可能会变成新型穷人。
这些咬咬牙、狠下心买房的人,无非是把流动财产转换成了固定资产。
如果疫情再次反复,手里没有流动资金去看病的话,那要房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只能坐吃山空,别无他法。
第二种就是城市外来人口。
北京、上海、广州是打工人青睐有加的城市,原因在于那里的工作机遇比较多。这些人背井离乡,孤身来到这些城市。
但是相应的,有利就有弊,那里的缺点是: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所以一个人在外打拼的生活并不好过。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万分疲倦,生活压抑,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又找不到生活的归宿。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
为了缓解压力、消除焦虑感,很多人干脆辞去在大都市中的工作,移居到其他二、三线城市,过上了一种更为舒适、缓慢、惬意的日子。
小张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当初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想要去上的医学专业录取分数太高报不了,最后报了护理专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