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秋,杭州土财主公子高士奇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再次落第的同时,高士奇父亲突然病故,家道发生巨变,家乡的房舍田产被人侵吞变卖一空。昔日家资富裕的文士转眼间便成了一文不名的穷措大。为了维持生计,妻子将陪嫁的簪环首饰典当来艰难生活,全家成为北漂一族。面对这样的打击,高士奇自然很难过,一时间解酒消愁。

康熙六年的春节,一位故友来访。见高士奇一家住在狭小颓檐的陋室,四壁空空,责备他不理生计,高士奇写下“萧条壁立似相如,只有元龙气未除。博醉且沾千日酒,消愁还读十年书”的诗句。

聊以解嘲的同时,高士奇对妻子说:“男子汉大丈夫,立身处世,不争一时争一世,不争一世争百世。”这是高士奇在困境中树立坚定的目标和理想。

北漂第一步就是找工作。面对现实,高士奇在妻子的支持下,放下身段,决定卖文求生。

明清时期,北京的寺庙很多,且各具特色。位于北京宣武门外的报国寺,又称慈仁寺,清初大批在京汉官、进京备考的举子、等待外放任职的士人,还包括幕僚、书吏等多住在宣武门外,他们几乎无一不与报国寺结缘。北京百科全书《宣武卷》载:“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为庙会期。”庙会时以古旧书籍、文物古玩等为主。因而深受文人雅士的欢迎,独具人文气质。

高士奇工于书法,经过调研和考察,来到报国寺庙市廊下,经营字画或代写条幅喜帖子。由于报国寺是当时北京的著名庙市之一,百货具陈,目迷五色,往来其中的既有王公贵族,士绅清衿,平民百姓,也有痞棍无赖,人气很旺。因此,报国寺数年卖文生活大大丰富了高士奇的社会阅历。

按照高士奇自我的评价:这段日子,让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轻狂后生逐渐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善于察颜观色,能与各色人等周旋的人物。在与庙市上的字画、古董商人,书铺老板的交往中,高士奇增长了好多书画古玩的知识,对书画鉴赏、版本甄别也有了相当造诣。

尽管报国寺庙市卖文写帖收入能够维持家计并略有盈余,但这肯定不是高士奇追求的理想,高士奇知道经商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科举这条路才能步入仕途光宗耀祖。高士奇决定放弃从商之路,果断重返科考复读大军。这是北漂的第二步深造学习。

在何处复读,高士奇选择在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内设课堂,教学水平国内一流,而且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康熙八年(1669年),高士奇报名考入国子监复读深造,在读书期间,高士奇经常誊写课文,一手非常漂亮的楷书引起主管的注意,高士奇被国子监聘用留下担当书办的差事。这是北漂第三步体制内上岗就业。

从高士奇现存的楷书作品来看,真是杠杠的,不仅有欧楷的险绝,而且还有唐人“写经体”的韵致,十分清新,无论是笔法上,还是结构上,还是线条的淬炼上,都非常有心得体会,而且富有一定的见解性,能够将古法得到灵活应用的基础上,做到了融古出新出奇。

高士奇的楷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在字形上,有一种高大的形象感,这种形象感,非常强烈,难怪他的楷书书法备受康熙皇帝推崇。2014年5月26日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高士奇的一幅《临米芾书法》拍出了106万港币的高价。由此,混迹江湖,必须要有一门独门绝技,方可独步天下,这是职场求生的最基本条件。

有一天,国子监安排高士奇为景山皇家关帝庙题写牌匾,高士奇的第一感觉就是咸鱼翻身的机会来了,这是北漂第四步崭露头角。为什么,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