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频繁参与战争的国家之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参与了40多次的武装冲突,涉及几乎所有大洲,堪称全球最活跃的军事介入国家。我们回顾这些历次军事行动,发现美国提出的战争理由五花八门,包括“维护和平”、“反侵略”、“保护平民”、“反恐”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些都成为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护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自称是“世界维和警察”,经常以维和部队的身份介入热点地区。1999年,美国领导的北约联军以“防止科索沃出现人道主义危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轰炸,导致巴尔干半岛陷入混乱。类似的行动还包括1993年美国军队武装干涉索马里,这些事件都反映了美国喜欢以“维和”的名义介入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湾战争是一个例子,尽管这是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争端,但美国以“反对侵略、维护和平”为由介入,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在海湾地区的利益,将该地区变成了火药桶。

“保护平民”:

1989年,美国以“保护美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借口,出兵巴拿马,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其对巴拿马运河权益的控制。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也以“保护平民”为由,实际上是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

反恐”:

美国以“反恐”为经典的战争理由。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以消灭塔利班为名义,出兵阿富汗。尽管官方宣称是反恐,但实际上是为了维护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这个借口也被用于上世纪80年代末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以“洗衣粉”战术为借口,声称伊拉克发展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终导致了伊拉克的军事干预。这个借口后来被揭示为荒谬,但美国仍然会以类似的方式寻找干预的理由。

尽管这些战争理由多种多样,但都反映了美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角色,以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广泛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