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突然上涌的情绪抢占了理智的经历?你总是因为一点点小失误就不断地苛责自己,深陷在后悔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又或者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难过,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再也不会变好了... ...如果你总是这样被情绪“夺舍”,做了身体的主人,那么你一定要掌握这个能够主导情绪的方法:情绪ABC理论。

·A、B、C

International Nurses'Day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在生活中总是会陷入负面情绪当中,是因为我们产生了“不合理的信念”。因为这个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我们对某一事件产生了错误的看法。通俗点说就是,面对同一件事,我们不同的态度将会造成不同的结果。那么A、B、C分别代表什么呢?

A——刺激性事件,也就是接下来会使我们产生情绪的诱发事件。

B——因为事件A而产生的信念,通常都是“不合理信念”。

C——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International Nurses'Day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International Nurses'Day

小红是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他总是拼命学习,努力让自己的成绩保持在班级前五。可是有一次他考试失利了,掉到了班级二十多名。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不是个好学生,从此一蹶不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那么,在这个例子中,考试失利就是诱发性事件A,由此产生的不合理信念B就是“我很失败,我不是个好学生”,造成的结果C就是从此一蹶不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那么,该如何用这个理论模型,来改善我们自己的情绪呢?

·和自己辩论

International Nurses'Day

在将整件事用ABC模型表现出来后,我们就要引入新的元素:驳斥不合理信念B的合理信念D,以及经过合理信念后呈现的效果E。

我们还拿小红作为范例:

International Nurses'Day

在他意识到自己是个“失败的学生”是不合理的信念之后,他就可以开始自己与自己辩论:只是一次考试失败,就意味着我彻底失败了吗?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难道所有人都是失败的人吗?我为什么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我之前的全部努力呢?辩论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原先的不合理信念B已经站不住脚了,此时合理信念D就取代了B,那么造成的结果E就是:小红认识到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他就不是个好学生,相反,他还从这次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让他能在下一次考试中发挥的更好。这时,原先不够好的结果C就已经被替换成了E。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情绪ABC理论的底层逻辑就是: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已经习惯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自动触发了不合理的信念,因此,我们也要学会自己跟自己辩论,给自己一点思考缓冲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