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侄子拿着《三国演义》来请教我,这个董旻的“旻”是怎么读的,是读文音吗?

我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就是读wén音,我记得我有位同学的名字,就有这个旻字,大家都叫他小文,难道错了这么多年?。

但实际上,真是错得离谱。果然不能为人师,教错别人,误人子弟。

旻的正确读音是mín,声调是阳平,属于平声类。

这个读音比较平缓悠扬,余音袅袅,给人以温柔之感。在读音方面大多数人在不懂的字上,有边读边,而这个"旻"字,就很容易被误读成wén。

"旻"字最初是指秋天。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凋落悲凉的季节。而秋天是很有诗意的时节,所以很多就爱取名"旻"字。

"旻"字后来泛指天空。天空是人类的上方,也是神灵的所在。所以旻字,会经常被取作人名。寓意着美好。

但《三国演义》中的董旻,却是个武将,并没有人如其名般斯文。而且董旻是《三国演义》中少有与正史相同的人物。

董旻是董卓的弟弟,也是他的左右手。

他跟随董卓从凉州到雒阳,从雒阳到长安,参与了东汉末年的一场场风云变幻。

他曾经杀死了何苗,为董卓控制朝廷铺路;也曾经押送了皇帝和百官,为董卓迁都保驾;封为左将军,为董卓镇压诸侯。

但是,好景不长,董卓被吕布刺杀,王允发动政变,董氏一族遭到了灭顶之灾。

董旻逃回了郿坞,他的老家,也是董卓的根据地。

他希望能够抵挡住王允派来的大军,等待援兵或者转机。

可是,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郿坞虽然地势险要,但是兵力不足,粮草不继,城防不固。

皇甫嵩率领的大军攻城拔寨,一路势如破竹。

董旻奋力抵抗,但是无济于事。

他眼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下,自己的亲友一个个被杀。

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悔恨。终于,有一天,皇甫嵩攻破了郿坞的最后一道防线。

董旻被困在城中,无路可逃。

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是他不想屈服于敌人。他决定与自己的族人一起殉死。

他拔出了自己的宝剑,对着自己的族人说:“我与仲颖(董卓 字)同生共死,今日不能复见面,各自为国尽忠义!尔等皆是我族之子孙,不可受辱于人!与我同归于尽吧!”

说罢,他便自刎而死。他的族人也纷纷效仿,用刀割喉或投火而死。就这样,鄠侯死,董氏全灭。

现在小学生的必读课外书,《三国演义》是其中之一。

果然,一代比一代强,把前浪拍扁在沙滩上。可惜大多是简读版,粗略读了下,简略版,写的水平很一般,也就是阅读个故事框架。

并且对原文的有些观点,并没有作出详细解说,联系上下文,也无法理解这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