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以冲突再次卷土重来,以色列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哈马斯武装的迎头重击。尽管以色列“摩萨德”拥有严密的情报监控网络和多平台监视系统,并且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构。但是,当哈马斯武装发起袭击时,以色列似乎立即变成了一个“不设防”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超过1000余名武装人员,通过不同途径成功渗透到以色列南部地区,并对当地平民和军警人员展开了无差别屠杀。

(以色列正在进行报复行动,坦克已开到了加沙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正在进行报复行动,坦克已开到了加沙附近)

近期,哈马斯是在以色列的“安息日”发起的突袭,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将其与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相提并论,但是如果仔细比较其实又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赎罪日战争”前,以色列情报部门也曾出现过重大的误判。可当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发起攻击时,前线的以色列军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后方的以军也做出了迅速反应。

但此次面对哈马斯的突袭,前线的以军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抵抗,很多以军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击毙或俘虏。而后方的以军高层表现更是惊慌失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只能任由哈马斯武装分子肆意攻击。以至于哈马斯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得出了“以色列军队是纸老虎”的结论。

(正在南部对哈马斯武装进行清剿的以色列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南部对哈马斯武装进行清剿的以色列军队)

被誉为“中东小霸王”的以色列,在应对哈马斯的突袭表现的如此不堪,除了承平日久早已忘记了“居安思危”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此时的以色列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所谓“内忧”,就是以色列国内政治生活正在走向全面分裂。2023年年初,由于以色列最高法院以“极其不合理”为理由,彻底驳回了内塔尼亚胡当局的一项任命决定。于是,内塔尼亚胡执政团队开始推进所谓的“司法改革”,希望能够剥夺最高法院以“不合理”为由驳回政府决策的权力。这场最高法院和政府之间的拉锯成为点燃以色列国内分歧的导火索。

为了反对内塔尼亚胡当局,大批以色列人走上街头进行抗议活动,其中数以百计的现役和预备役以色列军人也参与了抗议活动,并表示他们拒绝重返自己的“岗位”继续服役。以军官兵只是自发的参与抗议活动,而“摩萨德”则暗中“鼓励”以色列人直接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甚至多名以军将领发出警告,如果司法改革相关争议不尽快解决,以色列军队的作战能力将在几个星期内就开始衰退。

(遭遇以色列轰炸后加沙一片狼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遇以色列轰炸后加沙一片狼藉)

所以,很多以色列媒体认为此次抗议活动,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政治危机”。因为,一旦由极右翼势力和右翼立法者组成的内塔尼亚胡政府完成了此次“司法改革”,那么他们必然会以更为极端的手段,去打击生活在以色列的非犹太族群。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极右翼的犹太团体,要求将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全部驱逐出境,而且此项提议得到了48%以色列人的认可。

要知道,在以色列拥有公民权的巴勒斯坦人达到了190万,占其总人口的21%左右。而且,随着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的不断蚕食,有公民权和无公民权的巴勒斯坦人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所以,以色列如果要驱逐巴勒斯坦人,必然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甚至有可能滑向“内战的边缘”。

(抗议司法改革的以色列民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议司法改革的以色列民众)

可以说,一次“司法改革”,不仅割裂了以色列社会、削弱的军队、还让国家面临内战的危机,同时也加重了以色列的“外患”。因为在内塔尼亚胡政府完成组建之时,美国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就先强调会继续向加沙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也提出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平等的享有“共存”的权力。

所以,在以色列提出“司法改革”不久之后,美国就立即表达了对此次改革的反对,甚至还提出了“踩刹车”的言论。这些虽然不会让美国和以色列彻底翻脸,但是会让两国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当哈马斯开始策划和实施突袭之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及时发现相关异动”。可以说,与美国关系不睦,是以色列在遭遇突袭前,面临的最大“外患”。

(因为“司法改革”使得美以之间出现了间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司法改革”使得美以之间出现了间隙)

除此之外,以色列面临的最为棘手的“外患”,就是周边与其关系不睦的国家和武装组织。此次哈马斯能够突袭成功,很明显是得到了外部力量的支持。因为,哈马斯为了能够达到袭击的突然性,不仅要严密封锁相关信息,还要有精准的态势感知能力,并能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技能。

比如,如何操作无人机,才能精确打击以色列的无人武器站系统;然后再搭乘动力伞进行机降或以及其他载具执行空降。而想要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弹丸之地的加沙实施这样的训练,根本不可能躲过以色列的监控。所以,其训练基地必然设在巴勒斯坦之外的地方,只不过具体是哪里目前尚不得而知。

(搭乘动力伞的哈马斯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乘动力伞的哈马斯武装)

当然,除了培训军事力量之外,这些与以色列敌对的外部势力,还将成为哈马斯的坚强后盾。尤其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大规模冲突展开之后,这些国家和组织必然会向其提供各种物资和武器,用于支持其长期与以色列进行对抗。当然,如果战事不断扩大,哈马斯难以支撑的话,这些国家和组织很可能会派遣所谓的“志愿人员”加入战场。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将让以色列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毕竟,与美国的关系存在芥蒂,所以外援很难保证;内部更是有190万阿拉伯人心怀不满,很可能成为未来巨大的不安定因素。所以,以色列此次围剿哈马斯需要速战速决,拖延越久所面临的危机更大。

(哈马斯武装展示的全新多管火箭炮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马斯武装展示的全新多管火箭炮系统)

面对“内忧外患”,以色列会采取怎样的策略打击哈马斯,其他各方势力又将采用什么方式参与其中呢?现在各方只能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