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党的抗战历史上,从来不缺敢打敢拼的血性将军,在这其中耿飚又是排得上号的“狠角色”,在其17岁时就敢带领自行组织起来的民兵团前往敌军的兵工厂夺枪杀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篇文章讲述的便是耿飚与罗瑞卿大将在长征路上的“小摩擦”,耿飚与罗瑞卿两人之间并不陌生,在华北战场上,两人在同一个军团任职,耿飚为参谋长,罗瑞卿为政委。

两人之间小插曲出现在湘江战役之中,湘江战役是我军在长征路途中,最为惨烈也是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之一,当时因为毛主席并没有掌握兵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极力反对博古和李德的决策,但是依旧不能改变两人的决策,也正是这场战役,红军的人数从八万骤减到了三万余人。

当时战场上因为对敌军战术的判断失误,导致本应该应对三个团的耿飚,被国民党九个团夹击,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死守据点,撤回第二道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的耿飚疟疾复发,正披着毯子,在屋子内皱着眉头思量对策,临时任命为保安团团长的罗瑞卿拿着“王八盖子”手枪气势汹汹的冲到耿飚面前“兴师问罪”。

拿枪指着耿飚的头说道:“格老子滴西城(红四军团的代号)!你必须给老子一个交待!为什么丢了前方阵地!咱们根据地差点被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作为我国的“未授衔将军”,为何会出此纰漏?

耿飚面对罗瑞卿的质问,又是如何回答的?

耿飚

耿飚于1909年出生于湖南的醴陵,1926年参加地方起义,前言提到过的17岁带队“洗劫”敌军兵工厂就是在起义时发生的。后于1928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30年就因为天生对战局的敏感,多次为党组织出谋划策,另辟蹊径,使得他在21岁时就担任了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九师的参谋长。

毛主席与叶剑英元帅也曾对耿飚做出高度的评价,1934年,在摆脱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之后,被迫放弃现有根据地,开始了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耿飚自然想要跟随大部队进行转移长征,但是他现在因为身患疟疾,身体虚弱,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之下,又无法及时的好起来。

毛主席得知此事之后,十分的关照耿飚,让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可以不必参加长征,奈何耿飚性格执拗,一定要跟大部队在一起,毛主席无奈,只得让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判断是否能跟随出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于是就带着郎中开的药,拖着虚弱的身子踏上了长征路,众人都深知此次路途的艰辛与困难,却没有一个人后悔自己的决定。

惨烈的湘江战役

随后,因为领导层的决策失误,爆发了长征路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湘江战役,战役结束过后,众人统计战损,发现原本八万余众的红军仅剩下了不到三万人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耿飚与杨成武两人带领一个团的兵力,在界首地区埋伏蒋介石手下的桂军,通讯员急匆匆的跑来,将二师师长陈光的电报送了过来。

陈光在电报上说全州已经失守,没能攻下,被湘军部队控制,要求耿飚与杨成武带领手下一个团的兵力去控制湘桂公路,在天黑之前到达,阻击敌军三个团的战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二话没说,立即与杨成武带领部队赶到湘桂公路附近寻找伏击点,他们到达之后,选择了湘桂公路旁边的一处反斜面埋伏。

这里也相当于湘桂两军会合的交通要道,是必经之路,并且易守难攻,经过漫长的等待,将士们从天黑等到了黎明,终于传来了一阵汽车的轰鸣声与国民党飞机的一同入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默默的计算着双方之间的距离,等到对方驶进了我军的攻击距离后,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开火,因为居高临下,敌军射击受阻,我军手榴弹与子弹横飞。

很快将湘军击退,在审讯俘虏期间,耿飚逼问出了敌军真正的计划,原来老蒋投入的湘军并不是三个团,而是九个团的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但是因为战场的瞬息万变,在后来的战斗中,耿飚才意识到不对劲,对方至少有十几个团的兵力在向红四军团发起进攻。

第四军团迎来了老蒋疯狂的报复,在人多势众的情况下,还有飞机大炮等重武器,耿飚的红四团损失惨重,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没有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随着左侧的阵地失守,红四团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老蒋的部队,耿飚知道大势已去,随着对方的不断逼近,红四团奋起反抗。

子弹打光了就扔手榴弹,手榴弹扔光了就拼刺刀,但是敌军的火力太密集,红四团只得一退再退,退守到了黄帝岭进行驻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地遇袭,罗瑞卿调查

但是没想到,敌军有一支小队,偷偷摸摸的转悠到了我军的指挥部门口,当时的林总(彪)、彭德怀、左权等人都在此处。

要不是几人临危不乱,及时组织队伍反击,恐怕此时三人早已遇袭,而林总(彪)在事后很生气,临时组成了一支纠察小队,任罗瑞卿为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其调查清楚这只小队是怎么摸上来的,那里出现了纰漏,罗瑞卿领命之后,开始着手调查,很快便发现了耿飚据点位置的变更。

于是在确认是耿飚丢了多出阵地后,十分生气,拿出驳壳枪指着耿飚的脑门质问他为何丢了阵地,耿飚当时疟疾发作,身上披着厚厚的毛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即便如此,在战场上拼杀的将领有几个是好脾气的,耿飚也心中积郁。

对罗瑞卿说道:“老子的团伤亡接近半数,子弹打光了,炸药扔完了,甚至连刺刀都上了,奈何老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支援迟迟未到,我们一个团打的只剩下半个团都守不住。”

罗瑞卿听了耿飚的难处,也冷静了下来,坐在台阶上说道:“披着毯子做什么?能指挥的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缄口不言,没有对罗瑞卿说自己生病了,耿飚的警卫员见状急忙说道:“罗队长,是我们团长得了疟疾,发病时经常打冷颤,我这才给团长盖上的。”

罗瑞卿听后,坐在台阶上抽完了一支烟,撑着膝盖起身后说道:“等过了江,去给你们团长抓点好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最终,红军在经过了五天五夜的死战之后,终于结束了这场惨烈的战役,中央军终于成功的度过了湘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