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听题:有一个大市场,你发了货或者干了活就能收到钱,请问这是哪里?

嗨,这不就是马驹桥劳务市场嘛,干活现结,账期绝不过夜。

NONONO,现在还有一个比马驹桥更大的市场,也准备试行0账期现结模式了。

没错,这个市场就是即将开启双11年度大促的淘宝天猫。

日前,淘宝天猫推出了面向商家的极速回款服务,从10月24日至11月24日期间,符合要求的预售订单、现货订单等,发货即回款,实现商家梦寐以求的0账期回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临近双11,各平台商家备货需较大额度资金,合作伙伴动辄数周甚至数月不等的账期,让商家承担巨大资金压力。因此,很多商家不敢放开手脚参与双11大促,白白浪费了绝佳的卖货机会。

淘宝天猫现在推行0账期现结模式的同时,又配合总计达300亿的网商贷提额资金支持,从两个方面解放了商家的资金压力,让商家拥有更大的勇气参与双11,获得更大增长。

可以看得出来,0账期现结模式的推行,意味着商家可以更快地获得销售回款,减轻了资金积压的压力。与此同时,网商贷提额资金支持也让商家在备货和运营方面得到了实质性的帮助,使商家有能力卸下重压参与双11大促,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和潜力。

这两个措施相互配合,为商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将激励更多商家积极参与天猫双11大促,推动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也将有更多选择和优惠,从而使得整个双11购物狂欢更加丰富多彩。

2

0账期模式有多香?还是说说我的经历,反着来对比下吧。

上世纪90年代末,我第一次接触到账期这个概念。

这是一个梦魇般的概念。

当时我家做饲料生意,饲料主要卖给周边乡镇养猪的农民。农民买饲料,90%以上都是赊账,极少能看到现款。

那我们给农民的账期是多久?有人或许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农民把猪从猪崽子养到两百多斤出栏(大概四到五个月),然后等农民从猪贩子手里拿到钱了,他们再来把我们的饲料钱给上。

听明白了没有,”账期”这个万恶概念的存在,相当于是我家承担巨大风险,替农民先行垫付了养猪的成本。

这种模式推行后,极大程度上激活了我们那个县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很多手头不宽裕的农民也愿意尝试养猪致富了。从90年代末到2010年之前,我们那个地方养猪户增加了很多,有很多农民因此走上了小康之路。

这种账期模式的风险也很大。首先不能保证每年农民养的猪都能赚到钱。有时候是因为行情不好,亏钱了,有时候是发生瘟疫,猪死亡了。这种情况农民自己都没有挣到钱,就无法把我们家的饲料钱还上,最终是我们家里承担了损失和风险。

其次,不能保证每个农民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过去20年,我们遇到了太多太多老赖和无赖。他们养猪赚钱了,但就是不给钱,钱要么是放高利贷了,要么说儿女结婚花了,要么说看病花了,要么是说钱被其他人借走,各种各样的原因。截止2023年,都有十年前没要回来的账,多达几十万。

在这期间,偶尔有农民一手交钱一手买饲料,把我感动的差点泪流满面。虽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本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3

当时我就期待,何时能看到0账期的商业模式,买卖双方都不用提心吊胆,不用操心款项,可以心无旁骛的投入经营中来。

现在阿里搞的这个0账期,虽然有很多限制条款,但最起码代表行业前进了一大步。

别觉得0账期是一个小事,我们可以横向、纵向对比一下其他行业的账期。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蓝色光标,已经算咱们这个行业账期控制最好的企业了。当年在行业发展高峰期,蓝色光标应收账款账期分别为149天及146天,而应付账款账期分别为105天及101天。很多合作伙伴,往往三个月不到就收到了蓝色光标的账款。后来蓝色光标不怎么做公关业务了,这个行业其他家把账期大幅度拉长,有个大企业,欠了我两年多的稿费,至今没有结算,还一直说“快了,快了,马上打钱”。

比如物美超市,和某款酒达成合作,约定账期为60天。就这60天,物美超市还老拖延,结果被人家告到法庭。

比如餐饮行业,餐饮企业账期普遍在1-3个月。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拖延账期是常态。

当然,国内也有其他0账期的代表企业,就是老干妈。老干妈是国内0账期的典范,经销商带着钱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干妈自身采购也是一手钱一手货,也不从外部融资。这一做法提高了老干妈的资金周转效率,助力老干妈渡过一次次行业周期性危机。可是,老干妈毕竟只是一家行业级的龙头企业,资金规模远无法和阿里这种大巨头相提并论。

 4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淘宝天猫为什么要推出0账期服务?按理说,这是一种让淘宝天猫吃亏,让商家得利的模式,似乎不符合逻辑啊。

其实不然,阿里深刻地理解一个核心的道理,那就是为商家提供优良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不仅是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繁荣的关键,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重要一环。当商家在阿里平台上能够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时,整个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才能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才能跑得更稳、更好。

简单来说,阿里正在构建的是一个以商家为重要参与者的新商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阿里与商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而非简单的交易或零和博弈。商家的繁荣即是阿里的繁荣,商家的成功也是阿里的成功。反之,如果阿里对商家采取忽视甚至拔毛的态度,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因此,阿里要为商家着想,为商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资金支持(0账期、贷款额等)这种给商家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际上长远来看,也是对消费者有利的。因为只有当商家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才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选择,才能够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和满意度。所以,阿里对商家好,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好。这是他们所秉持的可持续商业发展理念的核心,也是他们能够持续领跑新商业时代的重要原因。

这个逻辑和滴滴对司机好类似,滴滴这几年推出了各种保障司机的项目。保障司机权益,也是保障用户权益的开端。因为只有满足了广大司机群体的需求,才能让司机放心、安心、全心地投入到服务用户的事业中来。最终司乘关系也将得到改善,用户享受到了更高品质、更安全、更舒心的出行服务。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阿里还在其他方面扶持商家。比如,近期在阿里妈妈发布会上,阿里方面宣布提供超30亿的红包、流量、广告资源补贴,帮助商家更好的实现双11成交目标。商家的目标如果能得以实现,也将反馈给阿里正向增长。

水大鱼大,鱼多了水的价值也提升了,可以养更多鱼。

5

或许有人会问一个问题:未来,这种0账期模式,会是双11期间的特有动作,还是常态化的服务?

我认为,很难成为常态化的服务(阿里再财大气粗,也经不起如此规模的让利),但不会只是双11期间特有的动作。

阿里这一次试水推行0账期,规定了一个特定时间。说明阿里也会根据市场反馈和需求,动态调整服务策略,而不是一开始就高举高打,试图真的就一下子改变运行几十年的商业规则。

另外,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账期”。虽然账期总被我说是一个万恶的词汇,但是从商业的本质来说,账期的存在恰恰带来了很多商业机会,甚至是很多商业过程中上下游产业链相互交易往来的一个粘合剂。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如果现在主要的几家交易平台,突然彻底没有了账期,反而不见得是好事。

当然,如果各方对0账期模式积极反馈,阿里后续不妨继续切蛋糕,一步步增加0账期模式的推行时间以及降低0账期门槛。这次搞半个月,下沉搞3个月;这次限定一些特定门槛和要求,下次放宽一些。多试几次,总能找到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总的来说,未来这种0账期模式是否会成为双11期间的特有动作或常态化的服务,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技术发展等。因此,我建议在关注各大平台相关动态的同时,也理性看待任何一种服务的升级或改变,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