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7年,农历甲子年,生肖为鼠年。

话说齐国管仲、鲍叔牙的内阁几个大员中,来自甲子鼠的有大司田甯戚、大司马王子城父,现在又多了一位,叫做东郭牙。他们仨,都是姬姓,周王朝的宗室子弟,王子城父来自王室,甯戚来自卫国,而东郭牙来自中原的东虢国,一票公元前八世纪九零后的大小伙。

公元前767年,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奉天子计不臣”,灭掉了平王东迁时不勤王、不奉诏、不朝贡的郐国、东虢国等中原诸侯,东虢国虢伯刚好有了一个小公子,族人带小公子四处流亡,25年后公元前742年小公子生下流亡的第二代,期间处心积虑找郑国的磕碜。那时正是郑国国运处于迅速上升的阶段,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等流亡二代长大成年,再25年,公元前717年生下了流亡三代,为了让他们的后世不忘记世仇,于是取氏为东郭,取名东郭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郭牙逐渐长大,16岁的时候,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卒,郑庄公的四个儿子开始了夺位大战。直到第三位公子郑子亹在位不到一年被齐国国君齐襄公给弑杀,郑子亹的卿士高渠弥更是被齐襄公残忍车裂,第四位公子郑子婴上位,东郭氏的心态得到一点点补偿,复仇的焰火稍稍降了几个段位,那一年是公元前694年,东郭牙23岁左右,小家族的家人们开始想着先过好小日子吧,于是一伙儿选择去了了齐国,因为只有齐国才好找工作简单生存下来。

比较容易找的工作就是建筑施工,因为齐国整个上上下下都热火朝天地建造各种房子,豪宅、酒店、会所、夜场、农庄、工坊、库房、展馆,以及各诸侯国的使馆、领事馆、办事处,他们一伙人实行内部分工,各个工种都安排不同的人手参与,慢慢地就做成了小包、分包、大包,甚至能偶尔接到总包的建造工程,这些分工协作的主意都是东郭牙给出的,因为他在团队的分工就是出主意。

别看这建造施工的成员,其间可是各路江湖高手混迹流窜,东郭牙的父亲无名氏就学会了读唇术,东郭牙也跟着学特异程度居然超过了他父亲无名氏,但是东郭牙从不向外人透露任何分毫,他的父亲无名氏有时还不太理解,认为东郭牙神叨叨,就会被东郭牙一阵怼到无语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掌握了这种特异功能吧,也换不了大的作为,除非他们换一种活法,但是不能,因为他们的生活日常已经流水红化了,因为后来齐国国君换了一茬,这次来了姜小白,还来了管仲鲍叔牙,管仲将他们定位了,全部编入到工正署下属的工坊,每个人领了序列号,要干活就得入编,否则卷铺盖走人,但是之前的总包、大包、分包、小包的挣钱方式还继续顺延。有钱挣,登记就登记喽,有事发生的时候再折腾吧。

转眼来到公元前684年,他们接到了一个大包的建造工程,就是要为国君齐侯姜小白建造一处招贤馆,要常年举行“庭燎招士”的古礼古法,招收天下有学问的士子来效力齐国。这一年,东郭牙33岁了。

施工过程中,齐桓公经常来视察。

入冬了,有一天,齐桓公的管仲一起来看施工进度 ,君臣二人就在小高台上边看现场边聊起了要事,有点小争执的样子。

东郭牙的老爹无名氏看着小高台上的两位,碰了碰东郭牙,东郭牙没什么动静,正要对着东郭牙说话,东郭牙一把拉了他爹,无名氏回头看了看,只见东郭牙用唇语告诉他爹说,我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了,现在不要再抬头看高台上了。唬得无名氏一愣神,无名氏怔怔抬头的举动引起了齐桓公随从的注意,那随从举起抓着刀鞘的手臂指向无名氏,示意他好好干活。

当天晚上,东郭牙跟他老爹表态,他们翻身的机会可能来了,当然也可能赌输的,输的结果可能是没命。没想成东郭牙的老爹也是一条汉子,愿意赌,因为他相信他的儿子,如果他的儿子再无出头机会的话,他们一脉也许就要沉沦下去了,与其窝囊活着不如豪壮赌一把,至于他儿子东郭牙怎么做,东郭老爹雊撂下一句话怎么做你说话。

东郭牙当即找来了莒国的工友,告诉他们齐国要发兵攻伐莒国了,原因是莒国收留了曾经侮辱过齐桓公的谭国国君。让莒国的工友去找莒国设在齐国的会馆、酒肆的店东就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没过几天,不数日,管仲亲自陪同大司理行署的大夫、士、吏一道来到工坊,将那天齐桓公视察时在现场的所有小工全部召集起来,一个一个盘问过去。盘问结果发现少了东郭牙的老爹,正要集体处罚之际,东郭牙站出来认下了所有罪责。

原来是莒国的使者来到齐国面见齐桓公,送了一堆重视,说了一堆好话,希望齐桓公不能去讨伐莒国,并将莒国做好应对的计划夸大一番,还说另一拨专使已经前往鲁国,准备与鲁国订立军事盟约,吧啦吧啦的一大堆。

齐桓公的管仲知道莒国得到了消息,齐国内部有人透露了风声,一阵排查最后确定最大的嫌疑只能出在工坊小工的群体里。

东郭牙大大方方承认了他的老爹会读唇术,剩下的操作是东郭牙本身的事情,与老爹就没有关系了。但是老爹现在是提前开溜了,要找回来的话得是东郭牙安全了,循着父子之间特殊的标记才有可能会合。

然后东郭牙将话题转移到不能攻伐莒国的主题上来,姜小白威胁要办了他,东郭牙据理力争,说得齐桓公哑口无言,王子城父圆场说如果东郭牙在,就不会打长勺之战,齐桓公长吁叹息,说居然这位东郭牙还会懂军事,还能说服本侯,看来是个人才,就责成管仲和鲍叔牙一起认真考核东郭牙。

于是准备让东郭牙做鲍叔牙的助理,鲍叔牙觉得自己谏言的力度还不如东郭牙,然后管仲提议,东郭牙出任谏官,监察百官的同时配合鲍叔牙同时负责向齐桓公进谏言,试用期一年。

一年后,管仲向齐桓公提请: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为大谏之官。

于是东郭牙正式进入管鲍的内阁,出任齐国大谏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仲重病之际,齐桓公专程去探望,并在病榻前谈到了管仲之后的齐国国相人事安排。后来鲍叔牙接任国相时,两个直肠子的老头一谈工作就犯冲,人啊,越老就越拧巴,但是他们都只是对事不对人。

反倒是齐桓公,将管仲临去世前的肺腑之言时常抛诸脑后,齐桓公就一直破戒了,东郭牙犯颜直谏,没有任何效果,反被三贵竖貂、易牙、公子开方、常巫等人算计,并与鲍叔牙发生冲突,最后愤然辞职,告老离开了齐都临淄。

有小首消息说东郭牙向北寻了一处深山老林隐居起来,偶尔招收门徒,以传授读唇术的名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