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2000多字,阅读需要4分多钟,欢迎评论和转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7日,当国人刚刚欢度完国庆和中秋双节准备投入到工作中时,就被新一轮巴以冲突所震惊。

哈马斯此次发动的袭击竟然让以色列在三小时内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曾经打遍中东无敌手的以色列去哪儿了?

网上热议的以色列女兵女兵被打死之后,遭扒光衣服游街又是真是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情报部门渎职?

此轮巴以冲突刚开始时并没有引起全球关注,因为巴以的小摩擦一直不断,人们对此已经麻木了,绝大多数人也都认为此轮冲突又是一场“小打小闹”。

然而数小时之后,所有人大跌眼镜,纷纷慨叹此轮冲突太不寻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以色列的情报部门似乎一夜之间成了聋子瞎子,丝毫没有发现哈马斯的作战行动,开战后三小时内毫无还手之力,能做的只是紧急后撤人员、物资和装备。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前负责人埃夫拉伊姆·哈勒维在7日公开承认,以军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警告,今天凌晨爆发的战争非常突然,令人震惊。

这对军事强国以色列来说是奇耻大辱,要知道以色列在该地区拥有破解加密通信的最佳能力, 在监控加沙通讯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况且,巴勒斯坦在7月3日就宣布了停止与以色列的“一切接触和会晤”,哈马斯发动袭击的时间也刚好是赎罪日战争爆发的第五十个周年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以色列方面麻痹大意也不至于在对手已经做出提醒的情况下还忽视如此重要的日子,要知道以色列的摩萨德可是全球闻名,他们的专业性是不容置疑的。

先后完成了万里追杀“黑九月”成员、在阿根廷乔装打扮后活捉纳粹成员艾希曼和潜伏10年以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等惊世之举。

如此出类拔萃的情报组织为何没有发现哈马斯在眼皮子底下进行大规模军事物资和人员的转运集结。

以色列情报部门渎职的可能性是很小,以军军事能力急速下降更是不可能,因为地表军事能力最强的美国近几个月来一直在密切关注巴以紧张局势升级的迹象,也没有任何战术级别的情报提醒美国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日,美国高级情报官员表示,哈马斯有能力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发动对以色列城镇的袭击,可能是掌握了美以所不知的相关技术盲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变强的哈马斯

曾经被以色列视作“弱鸡”,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哈马斯确实明显变强了。

在战术上,哈马斯首次完成“陆海空联合作战”。

陆地上是摩托化步兵,突出灵活、快速和隐蔽的特点;在空中利用动力伞突袭以色列关键部门和监狱,这是典型的特种作战;海上则用摩托艇对以色列海岸警卫队进行佯攻,以掩护陆地和空中力量的突袭。

联合作战最难的是统一指挥,作为地方性武装的哈马斯是如何突然具备战役级别的通讯指挥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哈马斯此番联合作战既讲求虚实结合,又突出隐蔽和快打快撤,战术素养不可同日而语。

在战略上,哈马斯此次选择夜间进攻,不是为了攻城掠地去的,核心目的应该是抓俘虏。

哈马斯攻入以色列的纳赫勒奥军事基地时,大部分以色列士兵还在熟睡状态,大量士兵被俘虏,还包括一名陆军少将。

该少将是尼姆罗德.阿洛尼,为以色列“加沙师”的最高指挥官,该师专门负责敌后暗杀、捕俘、破坏任务,也就是说作战对象就是哈马斯这种地方性武装。

哈马斯生擒阿洛尼是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的奇耻大辱,有力的打击了以色列的嚣张气焰,提振了巴勒斯坦人民捍卫主权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战略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马斯带着这些“人质”一方面可以免受以色列铺天盖地的无差别的轰炸,另一方面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2006年,哈马斯就曾用以色列士兵沙利特迫使以色列释放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

哈马斯除了技战术水平和谋略在一夜之间显著提升外,其武器弹药更是凭空增添许多,在冲突爆发24小时内,就发射火箭弹3000多枚,以色列情报部门直言不知道哈马斯有这么多火箭弹。

可以说哈马斯就像朝鲜一样,军事实力在一夜之间大涨,这背后一定有强国支持,俄罗斯很可能提供了通讯支持,伊朗可能提供了武器弹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兵被辱是真是假

哈马斯背后的势力可能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断定,毕竟背后的势力会努力撇清关系,我们也就缺乏“蛛丝马迹”去佐证。

不过网上疯传的关于以色列女兵女兵被打死之后,遭扒光衣服游街应该是真的。

从视频上看,这名女性右脚着高帮、带拉链的作战靴,这一定是女兵的装备,同时在右耳根部能够清晰看到子弹射击的贯穿伤,下肢似乎也已经出现尸斑。

实际上哈马斯侮辱以兵尸体可能已经成为常态,7日,一则视频显示,一具以色列男兵尸体被一众巴勒斯坦民众踩踏,以发泄心中怒火,当然以色列人也有此种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此种极端行径,普通民众很难接受,认为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经演变为失控的仇恨发泄,严重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也有人认为巴勒斯坦的国土被一步步蚕食,巴勒斯坦人民被以色列军警肆意枪杀,他们背负的血海深仇太过沉重,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未经他人苦,应莫劝他人善。

不管怎样,这都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体会到了和平的弥足珍贵,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