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丰村,第一次听说这个村名的时候,是我的一个同学家住在保丰村,印象比较深刻,很多次经过保丰村的地界,总感觉这里没有可拍的,也没有特色,更没有什么地方特产,逐渐地变成了我印象中“熟悉的陌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河镇保丰村与落卜镇云山坝村之间只相隔一座大山,站在山顶可俯瞰两个乡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村都是云海经常出没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丰村寓意"年年保丰收",所以得名“保丰”。

地理位置:保丰村地处两河镇南部。东邻镇国村,南靠天生桥村,西接星宿山,北连双狮村下渡,总面积为5.14平方千米。民族有汉族、苗族、蒙古族。

历史沿革:1950年保丰村属两河乡,1958年设保丰大队属两河公社,1984年复村保丰村属两河乡,1992年两河乡建镇为两河镇,保丰村属两河镇。2005年边岩村并入保丰村,属两河镇至今。

一日清晨,小编过界保丰村前往云山坝村,因走错岔路,路的尽头是几户人家,其中一户人家的屋檐下灯火通明,恰逢正是玉米丰收的季节,以为是在脱玉米粒,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太太在鼓捣着从未见过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停车与老太太聊天,才得知她姓陈,正在将蚕茧抽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抽丝之前,需将蚕茧蒸煮,使其膨胀后进行抽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抽丝之后,把蚕蛹回收,可以油炸用作下酒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抽丝晾干后,直接将蚕丝拉伸,可以制作蚕丝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制作蚕丝被的原材料就准备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陈大姐说,由于气温较低,最后养一季就可以结束今年的养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我多次前往陈大姐家,见证养蚕的过程。陈大姐正在将采摘下来的桑叶喂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蚕不进食,身体开始透明,就可判断出蚕子要吐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消毒、清洗干净的蚕笼放在蚕子上面,蚕子会自动爬上蚕笼吐丝,称为“上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气温较低,蚕子活动量减少,吐丝也不勤快了,所以要在蚕笼之间生火提高温度,让蚕子更加活跃吐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完茧后,蚕子逐渐变成蚕蛹,然后将蚕茧扯下来,可以直接售卖,也可以自己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的蚕丝被。

陈大姐介绍,家里的孩子都外出工作了,只剩下夫妻二人在家做农活,闲暇时间靠养蚕增加家庭收入,一年可以养几季蚕子,收入还比较可观。即保证了粮食自给自足,又丰满了钱袋子。

但随着“退林还耕”的持续推进,陈大姐家的蚕桑地要被开垦出来种粮食,陈大姐的脸上挂满了担忧......

图文:魏廷华

投稿邮箱:373777095@qq.com、微信:w189827018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