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珠市口西大街北侧,铁树斜街以南的八条街巷内,曾经分布着近百家大大小小的妓院,被称为“八大胡同”。其中,陕西巷历史悠久,四大徽班进京时,四喜班就居住于此。民国名妓小凤仙也曾经住在这条胡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17日上午,在北京市区内,我乘坐公交车,于老虎桥站下。这里坐落着纪晓岚故居,旁边是纪念京剧发源地的京韵园。1931年,梅兰芳在此成立北京国剧学会,后来又成为“富连成”京剧科班的社址。2003年12月11日,纪晓岚故居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珠市口西大街,向东步行约200米,便是陕西巷的南口。这里矗立着一栋两层小楼,顶部建有一座钟楼,乃德寿堂药店旧址。它是始建于1934年的老字号,以自创鸡鹤为注册商标的“康氏牛黄解毒丸”而享誉京城。2003年12月11日,德寿堂药店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陕西巷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铁树斜街,全长390米,宽约6.7米。在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记载:“陕西巷,属正南坊。”从明代起,巷名沿用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陕西人,我对陕西巷充满好奇,从南向北走了一圈儿,感受到北京老城的市民生活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初,在北京城内,大量商户云集于前门外地区。当时,在这条巷子内,许多陕西籍商人囤积木材,因而得名“陕西巷”。近代,随着北京城南文化的兴旺,陕西巷成为北京南城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在“改革开放”以后,陕西巷是北京市最早确立的个体户市场街道,曾经在陕西巷南口竖立名为“陕西巷摊群市场”的牌楼。如今,经过旧城改造,对零散摊贩进行统一管理,陕西巷逐渐失去往日的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陕西巷属于北京市宣武区大栅栏街道社区。行走在陕西巷内,虽然身处北京市中心,但是让人仿佛置身于乡镇里,周围都是破旧的民房和简陋的商铺。在南北向的陕西巷两侧,还连接着众多的小胡同,空间狭窄,尽头不通。

在陕西巷东侧,有一条榆树巷,全长66米,宽约3米。民国时期,这里被称为“榆树大院”。清朝光绪年间,京城名妓赛金花开设的怡香院便在此巷内,为新门牌1号,建筑保存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陕西巷内开的都是头等清吟小班。她们不只是做皮肉生意,更多的是陪客人吃茶、宴饮、抚琴弹唱,弄曲填词等。她们也被称为“南班”,主要是扬州、苏州、杭州一带的女子,文化素养,色艺俱佳。

陕西巷52号是云吉班旧址,著名的小凤仙曾经在这里为妓。在北边不远处,陕西巷22号是小凤仙旧居,现在被改造为陕西巷旅馆。1900年8月,小凤仙出生于杭州,原名朱筱凤,为偏房所生。她的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生活困难,备受欺凌。在十三岁时,她来到北京,在陕西巷云吉班卖唱为歌妓,亭亭玉立,名声大噪。

民国时期,小凤仙曾经帮助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软禁,她与蔡锷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被世人传颂。20世纪80年代,这段爱情故事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