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美国栽赃陷害,经典的“洗衣粉”事件必然要榜上有名, “主角”鲍威尔就不得不被拉出来“鞭尸”。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前半生可以称得上“传奇”,被称为美国黑人“逆袭”的典范。从职业军人起家,于数次对外战争中崭露头角,在美国声誉威望一度达到顶峰;更是两次拒绝参加总统大选,再到被小布什任命为美国国务卿,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黑人公职人员。与小布什搭班期间,在当时美国外交部的名声和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鲍威尔的传奇人生在“洗衣粉”事件后戛然而止。他拿着一小瓶“白色粉末”,在联合国做演讲时,控诉伊拉克藏有大型杀伤性武器。随后,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反对,公然挑起对伊战争。然而,在美国军队初步控制伊拉克后,将伊拉克翻了个底儿朝天,也没有寻找到任何杀伤性武器。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公开嘲讽,不过是一瓶洗衣粉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鲍威尔在联合国发表“控诉”两年之后,美国新发布了一份政府报告,宣称在入侵伊拉克之前,对于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分析是完全错误的。自此,鲍威尔声誉扫地,跌下神坛,长期沦为世界的笑柄。鲍威尔只能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递交辞呈,离开国务院。

“洗衣粉”事件发生多年后,已经退休的鲍威尔开始控诉了,开始“洗刷”冤屈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鲍威尔直言当时的美国的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驻伊拉克大使馆大使保罗·布雷默欺骗了他,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联合国大会上公然作出“伪证”,让“洗衣粉”事件成为了他这一辈子都难以抹去的污点,让他的在民众的公信力断崖式下跌。

然而,无论鲍威尔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他的“污点”都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让伊拉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诸多媒体纷纷表示,鲍威尔无疑是美国对伊战争的代言人,他的“战犯”身份是没跑了。毕竟,鲍威尔在联合国的证词 ,确确实实是导致了数万名伊拉克人死于战火,他手上沾满了鲜血。直至今日,仍有伊拉克人民生活在苦难中。很多伊拉克人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都难以休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威尔是职业军人出身,他经历过残酷的战场,明白战争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他同样是大国的国务卿、外交部发言人,一言一行都应该慎重考虑,但他仍不加求证、义无反顾地作了“伪证”。让人很难不怀疑这其中的“阴谋”成分。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当时的总统小布什了,他是一个标准的战争贩子,曾领导发动过多次侵略战争。而鲍威尔手中那一管“不明物质”到底是什么,小布什自然比谁都清楚通过“洗衣粉”事件进而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就是鲍威尔和小布什在演双簧,是两名可耻的政客在博弈。《礼记》有言: “师出有名。”意为出兵必有正当理由,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美国正是借着“洗衣粉”来“师出有名”,为自己的“无耻行径”寻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正因此,发表“不实言论”的鲍威尔确实应受审判,而有战争决策权的小布什布也应该受到审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衣粉”事件确实让美国达成了“入侵伊拉克”的目的,却也让美国长期沦为世界笑柄,没有任何公信力。而“洗衣粉”也一度成了美国栽赃陷害他国的代名词,印证了美国的无耻行径,即动辄就以子虚乌有的“证据”,去欺负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其摆布的小国,达到自己的肮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