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惠州市就业驿站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印发

今年年底前

惠州市将建成30个驿站并投入运营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将就业领域的惠企稳岗政策

送到企业厂门口

就业驿站有什么作用?

如何运营?

全市如何布局设置?

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01

就业驿站将实现哪些服务目标?

提升就业服务便利化水平

通过驿站建设,对标对表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要求,搭建起市、县区、镇街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架构,从而进一步健全我市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增强基层就业服务能力

驿站建设还将帮助人社部门进一步摸清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情况,掌握有就业意愿人员的求职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实现送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圈、进镇村。

着力破解就业信息不对称难题

当下,企业用工难和群众求职难交织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其原因之一,在于信息不对称。驿站建成后,将建立网格内用工主体分布图,登记网格内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布及用工分布,收集各类用工主体发布的灵活用工岗位信息。归集、发布岗位信息,分析区域内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岗位推荐,着力破解就业信息不对称难题。

实现重点用工企业服务全覆盖

通过驿站建设,初步建立网格内企业用工信息库,完成网络内用工企业基本信息收集;与重点用工企业建立起联系制度,提供“一企一策”的用工保障,宣传最新的稳企稳岗优惠政策,协助符合惠企政策申领条件的企业申领有关补贴补助,实现重点用工企业服务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州专场招聘会现场。资料图片

02

就业驿站的运营模式是什么?

根据《方案》,就业驿站由各县(区)人社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购买有资质的第三方社会机构服务。通过与中标机构签订驿站运营合同,由中标机构负责驿站的具体运营,实现运营合同所约定的服务效果和目标任务。

《方案》要求,就业驿站坚持公益性质,严禁各类收费行为,杜绝虚假信息等。驿站的管理也将纳入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驿站工作人员应当主动走村串户、走进社区、联系企业,详细登记信息,做到“点对点”精准服务。同时,公布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就业驿站同时还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驿站明确考核内容和具体指标,灵活开展阶段性考评,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考核。探索激励机制,对全市驿站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探索建立星级服务驿站评价和奖惩机制,打造品牌驿站。

就业驿站将搭建信息平台,开发“惠州就业驿站管理系统”及“惠州就业”小程序,逐步统一业务服务信息系统,提升驿站服务信息化水平,登记求职需求、归集岗位信息、发布招聘公告等,做到市级归集、多点联动、统一发布。

每个驿站由负责运营的第三方机构根据驿站的服务效能和目标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服务工作。驿站还将建立起驿站工作人员淘汰机制,优胜劣汰,有进有出。

03

全市如何布局设置就业驿站?

驿站的设置也将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合理布局,灵活设置”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县区重点群体、重点用工企业分布的具体情况,在全市先行建设30个驿站,具体到各县区辖区内,分别是:惠城区8个、仲恺高新区6个、惠阳区5个、大亚湾经济开发区4个、博罗县3个、惠东县2个、龙门县2个。

驿站建设按统一标准,统一命名规则,统一外立面、服务台及背景墙的装修风格,统一使用省规定的场所标识,门口悬挂省统一规格的牌匾,提升驿站辨识度,服务面积一般不小于20平方米。

04

就业驿站的建设有哪些保障措施?

为切实抓好驿站建设,市人社局将成立“市人社局就业驿站试点建设工作专班”,指导全市就业驿站试点建设。

各县区人社部门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是本地区驿站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就业部门是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驿站的规划、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监督和考核。

就业驿站可享受一定的补助资金。市人社局将从2023年第二批中央就业补助资金中分配出500万元用于推进就业驿站试点建设。

《方案》鼓励园区、企业等主体利用自有场地、自筹经费建设就业驿站,接受属地管理,纳入评比奖励范畴。

《方案》详细内容

来源:惠州发布

编辑:邹志远

一审:李文聪 二审:刘亚彬 三审:郭县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